三子和四子則是為了應對亂世,郭鴻讓其二人棄文學武。

    於是三子統兵駐守軒轅關,四子在家中統禦家兵,保護家族安全。

    三子和四子都沒在,隻能由郭鴻來統兵了。

    在場的兩個兒子卻是不讓,兩人各勸了一句就被郭鴻怒罵了一頓,罵的低著頭都不敢喘粗氣。

    “還不速速去召集兵馬,難道還要等到那白毦兵殺入城中了你們才動起來嗎?

    兩個愚笨的蠢貨,你們就是那即將入冬的秋蛇,打一下動一下。”

    被罵了一頓的郭豐和郭融趕緊跑去組織人馬了。

    郭鴻從家中的庫房裏翻出塵封許久的鎧甲,用手撫摸著這件布滿了刀痕的甲胄,喃喃道:“好久沒有一起上戰場上了,以為卸甲之後再也沒有機會穿著你上戰場了,想不到今日還能與你一起並肩作戰。”

    憶往昔崢嶸歲月,郭鴻在涼州平定北宮伯玉、韓遂之亂中也曾建立功業。

    在黃巾之亂中亦曾跟隨過皇甫嵩剿滅黃巾軍,隻是隨著諸侯紛爭並起,郭鴻年歲也大了,雄心壯誌早已經消磨,若是能再年輕個二十歲,指不定當今下諸侯中也有郭鴻的名字。

    回憶著過往,遺憾著今朝,郭鴻在侍女的服飾下將鎧甲穿戴整齊,又接過跟隨在自己麾下已經白發叢生的老兵磨過的佩刀,郭鴻對這名跟隨自己四十年的老兵兄弟道:“隨我一起上戰場去。”

    郭氏一共集結了大概六千的兵力,兩千的精銳部曲,其他的門客、遊俠、青壯加起來有四千之眾。

    騎戰在馬上的郭鴻檢閱了這支兵馬,部曲的隊伍站的筆直整齊,所有人都看著自己的家主,無人敢做聲。

    在兩千部曲的後麵,站著的是門客、遊俠組成的軍隊,這些人大概有一千五百餘人,多是依附郭氏,由著郭氏供他們吃喝,此時也是他們報效郭氏的時候了。

    這些人站的鬆鬆散散,還有人在人群中間笑。

    郭鴻對他們視若無睹,這些人好勇鬥狠可以,那也是僅限於欺負普通人,讓他們上戰場去,他們不嚇的尿褲子就算好的了。

    注意最終放在了那些服過兵役的青壯身上,這些青壯每年都要在縣裏、郡中進行訓練,人數隻有兩千人左右,各級軍官都有,是按照他們服役時候的編製組成軍隊的。

    這六千人再加上送去潁陰的三千人,加起來不過萬人的規模,就是郭氏的全部能動用的力量了,是郭氏立身於亂世當中的根本所在。

    “敵軍隻有八百人,八百人都是精銳,不過再精銳的士兵麵對著將近十倍與他們的對手,最終的結果也是命喪戰場,今日我們出城與這支進入陽翟境內的敵軍進行決戰,我郭氏部曲在前,服役青壯在中,門客遊俠在後,所有人不得退後一步,若有退後一步者,禍及家人子嗣。

    誰敢異議?”

    郭鴻的聲音中氣十足,洪亮震耳,就算是在站在後排的士兵也能聽到郭鴻的聲音。

    無人不敢不從,郭鴻在郭氏有著絕對的威望,一不二,就算陽翟縣令也不敢在郭鴻麵前大聲話,這樣的餘威之下,誰還敢個不是啊,敢半個字應該今日都要落下一個祭旗的下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