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都督府這意思差不多就是奪交州刺史的權柄了。

    士燮固然急,想要收攏權力,但是發現交州錢糧似乎被一個姓吳的大商人給壟斷了,此人背後的人,士燮稍微調查下就知道是誰了。

    十麵楚歌之下,士燮還真不敢有什麽動作了,完全抵抗不了,為了求士家不至於滅族的前程,已經開始躺平了。

    涼州都起兵造反了。

    其他地方隻要劉備大軍一到,世家豪強還想要保全?

    那是不可能的。

    全下的世家豪強都在罵劉備,若是劉備大軍攻過來,定然要群起而攻之。

    下大勢洶洶,劉備儼然已經成了所有世家豪強的敵人,這已經是未來統一下最大的阻礙了。

    不破不立,想要一個朗朗乾坤,想要避開曆史的滾滾車輪,任何地主階級都應該掃進曆史的垃圾堆。

    劉禪率領白毦兵先行,數日之後繞過了桐柏大複山到達比陽。

    這裏在半個月前就有一支兵馬過來,比陽縣令沒有任何抵抗就已經投降了。

    今日城外又出現了一支大軍,這讓比陽長很是害怕,一番打聽才知道是少主帶兵過來了。

    雖然沒見過這個少主,比陽令還是大張旗鼓的出城迎接。

    “少主,比陽縣長讓糾集了大批百姓在城外迎接我們。”

    劉禪還在比陽城十餘裏外就接到了充任斥候的郝昭的信息回報。

    劉禪騎在蘿卜上麵,不耐煩的道:“這是什麽毛病?

    我們去行軍打仗,他派百姓來迎接,是巴不得曹軍不知道我們在哪裏嗎?”

    “讓其趕緊撤了,這比陽長我看也不要他來當,換個人吧。”

    劉禪道。

    “幫我去信一封宛城,讓南陽太守劉琰換了這個比陽長。”

    劉琰雖然已經被任命為南陽太守,還沒有到宛城上任,此時還在路上,到達宛城的時候估計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換掉比陽長。

    劉禪不是很喜歡拍馬屁的人,這比陽長一看就是慣犯了,這氣冷的不行,還讓百姓出城來迎接,你比陽長自己想拍馬屁,何必還要拉上別人?

    心裏尋思著這時代的文人還真不是都有什麽骨氣的。

    衡山學宮的畢業的第一批學子有在涼州曆練的,也有不少在荊州這邊基層曆練的,再等等一年半載吧,其中若有能力出眾的,可以將其提拔為一縣長官了。

    繞過比陽城,插曲隨即被丟之腦後。

    比水是漢水的支流,起源於比陽東部的白雲山,劉禪選的是路線是翻過白雲山。

    若是往比陽南部走,那就是要翻過桐柏山,桐柏山還是淮水的發源地,從這裏進入汝南的話,道路會更加難。

    白雲山相對平坦,還有一條道路直接前往汝南郡。

    山中風景自然是好,這次行軍沒有之前兩次行軍那麽急迫了,一路上反而優哉遊哉。

    白雲山不大,山裏自然也沒有嘯聚山林的劫匪,這讓劉禪剿滅山匪的願望落空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