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保存自己的實力才是最重要的。

    “陸遜,你陸氏在江東也是豪門大戶,你陸氏有什麽想法嗎?”

    孫權突然問道。

    陸遜心中咯噔一下,立馬彎腰行禮:“吳候,我陸氏一門,對陸氏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且我陸氏子弟出仕,心中所盼皆是為孫氏所用,孫氏動蕩,我陸氏豈能安穩?

    還請吳候明鑒。”

    “是嗎?

    那我兄長早年間與你叔祖在廬江一戰,導致你叔祖病逝,此事也算是你陸氏與我孫氏之間的仇隙,難道你陸氏中人就沒有什麽想法嗎?”

    這個大冷,寒風刮的臉疼,陸遜額頭上已經出現了冷汗了。

    孫權所的陸遜叔祖,便是陸康,陸康與陸遜的爺爺陸紆是兄弟。

    還有點好玩的是,陸績是陸康的兒子,比陸遜還要五歲,而陸遜見到陸績都是要喊叔叔的。

    孫策當年寄居袁術之下,受命攻打廬江太守陸康,攻城兩年不下,城破月餘過後陸康才病死。

    吳中陸氏,人才如過江之鯽。

    陸康之事,一直都是孫家和陸家之間的一點縫隙。

    其實放在漢末三國曆史上來,這點事情完全算不得什麽的,早就煙消雲散了,況且現在陸遜的老婆還是孫策的女兒了,兩家關係也不錯,現在被孫權拎出來,完全就是想要敲打下陸遜,借此隔山打牛敲打下陸氏。

    “吳候,當年亂世,下紛爭不休,我叔祖這一支遷居廬江,遭逢亂世,宗族百餘人死傷過半,病逝之時屍骨都無人收殮,幸而得孫討逆收殮,最終才入土為安,二人惺惺相惜,各為其主,我叔祖對孫討逆頗為尊重,孫討逆數次路經廬江都前往我叔祖墓前祭奠。

    廬江之戰,非是孫氏與陸氏的間隙,而是陸氏與孫氏締緣之始。”

    陸遜腦子清醒的很,飛速的總結了話語,一口氣脫口而出,無本分停頓。

    孫權看向陸遜,大笑:“陸遜,你很聰明,也有急智,文韜將略你都懂,而且又年輕。

    你先回吳中,告訴你父親,讓他想明白怎麽做。

    呂蒙死了,他的位置很多人會覬覦,但是我想把這個位置留給你。”

    陸遜依舊保持著彎腰,聽了孫權這番話,彎的更低了,深深作揖後:“遜,年幼無知,不敢領此大任,也無能力擔此大任。”

    孫權把陸遜扶起來:“不急,這個位置一定是留給你的。

    隻是非是現在罷了。”

    陸遜心思一轉也懂了,孫權這次回江東應該是要好好整頓一番了,軍政大權要全都緊緊握在手中。

    “走吧,商議撤軍之事。

    離開之前,江夏這塊地方雖然我們得不到,但是劉備也別想得到一塊能威脅到我江東的江夏郡。”

    留地不留人,留地不留城,這種事情江東又不是沒幹過。

    遷徙走江夏郡一郡的百姓,留給劉備一個孤獨的西陵城,那江夏郡基本上就廢了。

    ……劉禪帶著白毦兵到達西陵城外的時候,已經是將近傍晚了。

    喊殺聲、爆炸聲在劉禪等人還在另外一個山頭的時候就聽見了,鼓聲更是更遠就聽到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