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大可不必急著攻克襄陽城,隻需要拖住樂進和曹仁的兵馬力量,讓少主和趙雲將軍攻打下來宛縣,讓襄陽和樊城與曹操斷絕,這樣才是大功告成。

    君候起兵馬攻打襄樊二城,荊州後方空虛,不如就徐徐圖之,而分出一部分兵馬以應後方荊州變局?”

    關羽對鄧艾道:“鄧艾。

    你覺得荊州後方不穩?”

    鄧艾點頭道:“荊州可戰之兵隻有四萬,而君候這次帶出來三萬人。

    隻剩下一萬人分散駐守各地,這樣的兵馬司遠遠不夠的,根據屬下所知,曹操和孫權對荊州都有所布置,孫權更是對荊州垂涎許久,這次君候起兵攻打襄陽、樊城,難免孫權不起什麽心思。”

    “孫劉聯盟早已經名存實亡了,或者幹脆分崩離析了也沒錯的。

    我們這次起兵攻打襄陽、樊城,攻打下來這兩個城池並不是我們的第一要任,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拖住這裏的兵馬,幫助少主奪下宛縣。

    既然如此,為什麽不徐徐圖之?

    還能趁著這個機會,看看我們荊州後方到底有多少魑魅魍魎。”

    關羽聞言撫須道:“確實是如此道理,鄧艾所言大善。

    主動權在我方,確實不必要太急著攻下襄陽和樊城,隻需要曹仁這個征南將軍沒有膽魄回師宛縣就行了。”

    鄧艾繼續道:“樊城沒有襄陽這樣的塹,等待少主攻下宛縣,劉封進駐其中,再少主攻略新野、樊城等縣,整個襄陽就徹底的成為了一座孤城了,那個時候城中恐怕是人心惶惶,樂進囤積下來的糧草能吃半年,但是能吃一年能吃兩年嗎?

    那個時候襄陽不攻自破了。

    屬下的建議是現在不宜急功利切,反而應該徐徐圖之,選取最穩妥的辦法,因為一切的主動權都在我軍。”

    關羽大喜道:“善。”

    能保存實力,又能完成軍令,這種魚和熊掌兼得的事情,關羽當然是大為稱善。

    “君候,屬下其實還有個大膽的想法。”

    鄧艾猶豫了一下,最後決定還是要與關羽講一下。

    關羽道:“有話速速所來,軍前議事,本就是暢所欲言。”

    鄧艾對關羽道:“少主和趙雲將軍奔襲千裏,名為拿長安,實際上野心卻是更加的大,而是為了四州之地能連為一片,成為掎角之勢。

    如此大的膽魄,倒是讓屬下神往之,而屬下也想到了一個比較大膽的想法。”

    關羽道:“。”

    鄧艾道:“江夏文聘扼守江北,作為曹操方麵橫在我軍與江東中間的一塊地區,其戰略地位非常的強大,如果能拿下江夏,對於我們來,日後攻打江東就更加簡單了,對江東來,我們就更加的具有威脅了。

    而有了江夏,對南郡來,就有了一道屏障。”

    “拿下江夏,能讓我軍威脅到江北地區,甚至能威脅到江淮地區。

    戰略意義同樣非常的重要。”

    正當眾人順著鄧艾的話去思考,怎麽才能拿下江夏的時候,鄧艾卻話鋒一轉:“但是讓我軍去主動攻打江夏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強行攻打江夏隻會是慘敗收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