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至潼關,恐不得渡,召問晃。

    晃曰:“公盛兵於此,而賊不複別守蒲阪,知其無謀也。

    今假臣精兵渡蒲阪津,為軍先置,以截其裏,賊可擒也。”

    太祖曰:“善。”

    使晃以步騎四千人渡津。

    作塹柵未成,賊梁興夜將步騎五千餘人攻晃,晃擊走之,太祖軍得渡。

    遂破超等。

    當時馬超也像魏延的扼守潼關,結果徐晃繞道蒲阪渡過黃河後就把馬超包了餃子。

    現在魏延隻要拿下潼關便大事可定,你猜馬岱會不會在心裏默念一句圖樣?

    進攻長安的路還不止這兩條,南邊還有條武關道。

    當年馬超十萬聯軍被兩麵夾擊就慫了,然後向曹操求和。

    到時候如果曹真攻潼關,張郃渡蒲阪,荊州的司馬懿再走武關,三麵包夾的情況下,靠你魏延手上那五千人,可以直接把字從文長改成雲長了。

    所以這次魏延不如從子午穀奇襲長安,以炸藥奪取潼關,在場的馬超臉色直接黑了下來。

    馬岱更是怒視魏延。

    劉備還沒有話,旁邊的龐統皺眉看向魏延:“魏將軍,你莫非是在笑?”

    魏延渾然不知自己原本在各人眼裏還算好的印象,直接就拉垮了。

    “魏太守,子午穀一千餘裏,雖然也隻比這次從北部奇襲近了兩百裏左右,但是行軍時間長了一倍不止。

    子午穀乃是險,曹操不會不防備,正如太守派兵扼守子午穀道一樣。

    長安豈不會有兵馬扼守子午穀的長安出口所在?

    斥候在子午穀也多有散步,如果大軍出子午穀即落入曹軍包圍當中,我軍一萬餘涼州精銳,盡數喪失。

    太守也是熟悉軍陣之人,切莫在這等笑話之事。”

    法正可不會給魏延什麽好臉色,莫你魏延現在是個漢中太守掛個將軍職,就算是你魏延做到了曆史上的正西大將軍,涼州刺史,法正恐怕也會照噴不誤。

    馬超對魏延道:“將軍不熟悉關中地理環境實屬正常,不過走子午穀萬萬不可行。

    但是破長安,奪潼關,有炸藥之威力,再有主公在冀縣急攻曹操主力,阻礙潼關以東的軍隊馳援,倒是非常可行。”

    這場龍騎軍和白毦兵出發前的最後一場議事,劉禪也在場,聽得魏延的出聲,劉禪也是感歎,曆史終究還是上演了。

    不過這一次魏延出子午穀奇謀的計略場景,蜀漢這邊不再是人才凋零,隻有堪堪諸葛亮撐住場麵,而是人才匯聚,精英雲集,知兵善戰者數之不盡。

    魏延的子午穀奇謀,都要被噴的一無是處了。

    魏延此時已經頗為尷尬了,臉色通紅,羞憤不堪,劉備對眾人道:“議事我況且都不是一言堂,爾等就因為魏延提出了一個不穩妥的計策,就如此擠兌,他何錯之有?

    我等之人,除開馬超、馬岱不是北人就是南人,從沒有涉足過關中之地,不懂關中地略,又何錯之有?

    議事,本就是應該暢所欲言,錯了也無妨。

    爾等難道不能容他人話不成?”

    眾人忙不敢,也知曉劉備是給魏延台階下,自然一個個都對魏延抱拳作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