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中午,太陽愈發毒烈,白毦兵也是被曬的無精打采,一個個焉巴巴的。

    找了處樹林避暑,打算下午再走。

    一路沒有看到曹操的遊騎,這些遊騎也不傻,看到兩千人的白毦兵早就跑的遠遠的了。

    劉備沒有住在在下辨,而是駐紮在武都道,這是個小城,但是由於臨西漢水,屯田軍多在此屯田,故而劉備也駐紮在此處。

    武都郡向來人口稀少,就算是在東漢全勝時期,武都郡的在籍人口也沒有超過十萬人。

    要知道一共有七個縣的武都郡人口都沒有十萬人,每個縣下來其實也就是一萬人左右,有些縣甚至還不足一萬人。

    至於縣城當中,那就不用說了,人口寥寥無幾。

    武都道的縣城也隻是個小土城,劉備在這裏才修繕城牆進行加高加固。

    在籍人口少,並不代表武都郡境內真正的人口少,除開涼州豪強吞並的隱戶人口,更多的還是異族人口。

    在涼州的許多城池當中都有異族人的身影,這些人可以自由進出城池。

    在漢人的城池當中見到異族人實在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了,這得益於兩漢以來的異族內附政策,涼州更是這項政策受害最深的地方,匈奴、羌人、氐人內附,往往是安置在涼州,早些年中央政權強大還好說,朝廷對涼州的掌控力很強。

    但是隨著涼州的幾場動亂下來,朝廷對涼州的掌控力大不如過去了,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南宮伯玉、邊章之亂,讓涼州幾乎脫離朝廷掌控。

    如今在涼州,不管是普通漢人還是普通的異族人,隻知軍閥而不知朝廷了。

    涼州豪強對劉備的抵觸非常大,幾乎每家豪強都對劉備的入涼持反對抵觸,他們聯合起來暗中與曹操進行聯係,願意與曹操一起對抗劉備。

    劉備麵對這些豪強也沒有手軟,反正在益州已經做了清理豪強的事情了,天下世家豪強全都視劉備如仇人,在涼州這邊對豪強自然沒有仁慈可言。

    劉備深知自己與豪強之間已經沒有和解的可能了。

    在武都郡把豪強清理過後,其所得全部充入軍用。

    幾家豪強連帶著家人在內,劉備也沒有下殺手,全都打發去田裏屯田了。

    對異族劉禪倒是采取了懷柔的手段,對待異族的手段,劉備可謂是春風化雨,讓這些異族倍感舒適。

    先是一到武都郡就會見了武都郡內的各個羌人、氐人部落的首領,給予他們恩惠,許了許多好處,召集了一批心向漢的羌人、氐人部落來進行屯田,許諾教習他們耕種,開墾的土地未來全都給他們所屬。

    那些不聽話的異族,就是雷霆手段了,自不比多言。

    誰是朋友,誰是敵人,拉攏誰,排擠誰,劉備非常的清楚,所有的政策方針對是對症下藥。

    武都郡境內的漢人自然是最大的受益者,劉備大軍到來,安置流民,建立戶籍,幫他們建造房屋、開墾田地、修建道路、打水井、發放農業生產工具,免除三年徭役,劉備所求是百姓接受屯田管理,所收獲糧食劉備需要一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