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恩斯的《通論》也是模糊不清

所以該理論的某些重要部分

沒有人敢誇言曾作驗證。功用(utility)理論的鼻祖邊沁(J.

Bentham)

主觀地以功用為快樂

後人不知所指。近人阿爾欽問

“什麽是功用

”也就成了名。邊沁的功用理論模糊不清

不能被事實驗證

但到了阿爾欽之後

驗證功用理論的研究屢見不鮮。(作為阿師的入室第子

我不用這概念作解釋。是後話。)

模糊不清的概念或分析

不可能被清楚地證明是錯

因而沒有解釋力。另一種不能被推翻的理論

是沒有意義(meaningless)的那一種。沒有意義並非空洞(不像套套邏輯)

並非模糊不清

而是因為言論互相矛盾

在邏輯上前言不對後語(inconsistent)

使人不知所指

無法知道所說的是什麽

因而變得沒有意義了。

舉一些例子吧。假若我說

“一幅全白的牆壁有黑點。”這句話不空洞

也清楚之極。但“全白”與“黑點”互相矛盾

不能共存

這句話就沒有任何意義了。邏輯學可以證明

全白而又有黑點的牆壁

可以使人指鹿為馬

說牆壁是上帝

(這邏輯推理不淺

因為是經濟學之外的學問

這裏不多花筆墨。)矛盾的言論可以有內容

可以很清楚

但不可能有意義。

在經濟學上

矛盾百出的理論多的是。像套套邏輯那樣

矛盾不一定輕易發覺。我的論文《佃農理論》

推翻了前人的觀點

指出前人之見有矛盾。例如

艾沙域(C.

Issawi)的理論是基於每個人都要爭取利益的

但他卻寫道

“在這文內我並不明顯地假設

地主們不會對經濟收益作出迅速的反應

不會意圖用增加投資的辦法來增加他們的收入。”這不是矛盾是什麽

又例如

大師馬歇爾分析佃農製度時

明知固定租金比佃農分成租金的收益大

卻沒有容許地主選取固定租金的製度--雖然馬氏知道這兩個製度是並存的。

諸如此類的矛盾分析

在經濟學名家的著作中往往見之。包穆爾(W.

Baumol)說一個壟斷企業並非爭取最大利潤

而是爭取最高銷售

但他的理論不容許企業放棄少許銷售量來換取很大的利潤。希克斯(J.Hicks)指出

當一個人的收入增加

這個人對某些產品的需求可能下降。這沒有錯。但希氏在分析這問題時

所用的模式是一個隻有兩種產品的世界

而在這世界中

收入的增加是不會導致兩種產品之一的需求量下降的。任何科學屢有矛盾的困難

經濟學不例外。直接的矛盾不難發現

但間接的--那些經過一重或多重推斷的--即使高手也往往避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