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浩搶七的時候狀態不錯,自己沒有一次二發,但一次上網截擊出現了失誤,對手拿到一個破發分,費德勒底線進攻很凶猛,即使三次二發也沒給梵浩得分的機會,梵浩無奈你接受輸掉第一盤的結果。

    “你們梵浩為什麽會輸掉第一盤?”在梵浩的學校給沈飛他們培訓的教練文森問一起看球的學員們,

    “進攻不夠穩定?”沈飛一直愛搶答,

    “也許是防守不好,”趙銘另外一種法,

    “狀態不好?”

    “發球網前的選擇不好?”

    學員們七嘴八舌的出他們的判斷,最後沈飛問教練,“你的看法是什麽?”

    “我認為梵浩的技戰術體係決定的,不能單純看一方麵,”文森,“梵浩的得分依靠進攻,他的網球生涯中底線相持一直是短板,如果不能守住,當進攻稍微出現問題的時候,搶七的時刻就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

    “那梵浩之前為什麽搶七的勝率很高?”沈飛又問了一個問題,

    “因為他之前的進攻方式大家非常不熟悉,你統計今年梵浩的搶七數據,你會發現梵浩現在的搶七勝率不到一半,這明他的進攻已經被大家熟悉了,另外一個方麵是隻有頂尖高手才能和梵浩打到搶七,梵浩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那梵浩需要怎麽改變?”

    “加強底線的能力,跑動和防守反擊,尤其是對陣費德勒這樣的選手時候,必須加強這方麵的能力。”文森給出這樣的結論。

    梵浩盤間休息也回想和教練們做準備的時候分析的情況,自如果在進攻中打不出決定性的優勢或者對手的狀態不錯的時候,必須通過底線相持來獲得更多的機會,這不是你進攻的時候得分不得分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獲得進攻機會的問題。

    另外阿瑟斯教練出另外一個結論,納達爾對陣費德勒的時候勝率和梵浩對陣費德勒時差不多,甚至還具有一定的優勢,主要就是在底線相持的時候可以通過多拍回合的時候找到機會,費德勒總有累的時候。

    納達爾對梵浩時的成績不好,主要是梵浩在硬地上的進攻效率更高,不給對手底線多拍的機會,但隻要去到紅土,梵浩就沒辦法了,所以以後梵浩無論是想在紅土上擊敗納達爾或者是當自己的進攻狀態下降的時候,梵浩都要改變戰術才能獲得機會。

    自己的第一盤就是這樣,進攻效率不夠高,對手的主動進攻時自己不能有更好的機會反打,那輸球的概率就更大了。

    第二盤需要改變自己的戰術嗎?梵浩自己還沒想明白,就又踏上了賽場。

    費德勒第二盤繼續保持著自己的狀態,梵浩的進攻略有起色,發球局階段對手沒有更多的機會,梵浩上場之後決定不改變戰術,再試一盤。

    “第二盤繼續搶七,這很關鍵了,如果梵浩不能獲勝,零比二再想翻盤就難了。”韓老師非常擔心梵浩。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