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神色頗為高興,見到了幾個阿哥雖然才學武功都還甚一般,但英姿勃勃,公子如玉,的確是長得很是出眾,原本適才還有些不悅的心情,這會子也煙消雲散了,皇帝先是不語,隨即隨意問了永璿永幾句話,又把十五阿哥永琰拉在了自己的身邊,仔細的問了問功課,永琰雖然才七八歲的樣子,可靈動聰慧,啟蒙的書不僅是滾瓜爛熟,更是開始學孟子了,孟子的章句皇帝上句,永琰馬上就接了下去,皇帝越發的高興了起來。

    “永琰學的不錯!”永盛皇帝點點頭,“大玄以騎射立國,但這治國理政,都是要靠著學問,這些四書五經來的,永琰才七歲,就學了這麽些了,他的師傅們教導的好!”

    皇貴妃笑道,“是呢,師傅們教導的很用心,我素日裏頭都想著要賞他們些什麽,隻是後宮嬪妃,不能和前朝的大臣們結交,所以也就沒敢做這個事兒。”

    皇帝擺擺手,“無妨,朕來賞賜就行了。”他吩咐太監,“給永琰在尚書房的師傅們每人二十兩,重陽節的餑餑兩盒,告訴他們,朕很是高興,以後還是要好生教導才校”

    皇帝也知道今日可以和永琰過問功課,但不可以和這些成年成婚後的阿哥們在這樣的好節日裏頭談功課,於是也就是隨意問了幾句,問永璿在外頭都做什麽事兒消遣,永練了什麽新的書法出來,可有什麽佳作。永璿鎮定,永活潑,答得都很是得體。

    皇帝點點頭,接下去該問的是永基,不過他似乎對著這個兒子,也不甚了解,似乎也不知道他的喜好,沉默了一會,才問永基,“南邊的差事兒辦的不錯,春和你性子沉穩,但辦事妥帖,傷兵營照看的極好,幾次幫襯著出主意,也不居功自傲。”

    永基忙回:“兒子雖然是皇子阿哥,但在軍前的經驗,隻怕是不如軍前一卒,皇阿瑪是讓我去曆練的,絕不是要去指手畫腳,故此兒子先是軍前跟著傅恒大人並阿桂等極為大人學習了許久,覺得傷兵營的事兒兒子能辦,這才自動請纓辦這個差事兒的,所幸恩浩蕩,傅中堂也願意提攜,才有驚無險的辦下來了。”

    永基的話很是謙遜,又透出自己才幹不足,隻能是做一些簡單的差事兒的意思來,皇帝頗為滿意,“能辦好手頭的差事兒,就甚是不錯,”皇帝適才聽到皇太後的話兒,又和幾個兒子談了談話,心裏頭有了計較,隻是他心思深沉似大海,若非必要的話兒,決計不會出口的,皇帝環視三個成年的阿哥,“你們都是如此能辦好手頭的差事兒,朕心就能寬慰了。”

    “皇阿瑪教導的是,”永忙道,“兒子們一定聽進去,辦好手頭的差事兒,盡心盡力的為皇阿瑪分憂。”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