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淑話到這,再度和曹安堂產生片刻的對視。

    可曹安堂現在已經有些大腦空白,不知道該怎麽去認真思考了。

    鄧玉淑也沒有繼續賣關子,輕笑道:“於慶年同誌當時和我,縱觀全縣,青年同誌有很多,朝氣蓬勃是有了,但缺少點謙虛謹慎。而謙虛謹慎的同誌也很多,但極少有算是朝氣蓬勃青年的。若誰能兩點兼具,還比較適合接替郭乾坤同誌主要負責工作的,隻有兩人。其中一個是齊成,另一個……”

    話到這,鄧玉淑注視著曹安堂,很長一段時間的停頓。

    曹安堂迫切地想要知道後麵的答案,可理智告訴他這時候絕對不能接話,甚至他都在腦海中不停回想縣裏有哪些其他青年同誌是受到於慶年賞識的,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對比,尋找到自己的不足,來壓製內心的躁動。

    偏偏怎麽想也想不出來,除了齊成和他之外,還能有誰可以獲得於慶年極高的讚譽。

    這絕非妄自尊大,而是這些年工作過程中,曹安堂早已和於慶年結下了深厚的亦師亦友情誼。

    遙想當年,“三五”工作期間,於慶年是手把手教他怎麽寫工作報告的。

    再到後來恢複工作,也是於慶年一力主張安排他回縣內開展工作。

    還有前年他犯下了錯誤,於慶年私底下訓斥他,可對外還是以一種“護犢子”的狀態維護他。

    他和於慶年的私交關係是縣裏許多人都比不上的,如果有這種推薦的機會,曹安堂覺得,於慶年也肯定會提到他。

    想到這裏,他不由得挺直了腰板。

    然而下一刻,鄧玉淑卻話鋒一轉。

    “起來,齊成同誌其實也是很優秀的同誌,隻可惜跟著於慶年做了六年的秘書工作,太長時間沒有參與過基層工作,竟然什麽願意給於慶年同誌當一輩子的秘書,完全忘記了我們的根本工作方法是深入基層、密切聯係群眾。這不是個好現象。所以我向縣組織處提議,安排他下個月開始去普連集鎮主持相關工作。”

    “齊成要去鎮上?”

    曹安堂難以壓製心中的震驚,蹭的下站起身,碰的麵前桌子嘩啦一聲響,也引來周圍不少人側目。

    他這才意識到場合不對,趕緊坐回去。

    但旁邊鄧玉淑的眉頭已然深深皺起來,短時間內很難舒展了。

    “安堂同誌,我明白。於慶年同誌在這裏主持工作了六年,已經在你們心目中樹立了不可撼動的形象。但請記住,現在是我在這裏主持工作,我也有可能在這裏六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我希望的是班子內的同誌能夠積極配合我、支持我,而不是總想著於慶年在這裏會怎樣或者希望著哪一於慶年再回來。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鄧玉淑話音剛落,一聲報告傳揚過來。

    楚秀已經安排好了會議室的座位,梁堤頭鎮的工作計劃匯報會議正式開始。

    但是,曹安堂的心思卻在會議開始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難以回歸到正題上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