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三人就早早起床外出,驅車在市區轉了轉,去了幾個規模稍微大點的漁具店,了解到基本的情況之後也不過多逗留,很快驅車直奔渭水鎮上的文東漁具店。

    恰好是周五,店裏的生意非常的忙碌,三個不速之客在店裏轉悠了一圈也沒引起靜雯的注意,最後從貨架上各自拿了幾包店裏的主打餌料櫃台付賬,隨後轉身離去。

    g8上,呂中升跟季文林第一次見到了市麵上流通版的常規餌料。

    兩個釣魚前輩又是看,又是聞,又是嚐。幾乎將能用的法子都試過了,也沒找到餌料跟普通餌料有啥不同之處。

    奪冠鯉看賣相就是常規的鯉魚配方餌,東西都是老一套。

    小黃麵看起來絕大部分成分是破碎了的浮水顆粒料,這玩意普通釣魚人接觸不到,但是對釣王呂中升來說,一眼就能看個七七八八。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小黃麵包裝上麵的開餌跟使用方法讓兩個老司機非常感興趣,回到落腳的賓館啥都不幹先找點水試試效果。

    來了一趟市,三人對餌料的影響力有了直觀的了解,基本上去的幾家規模大點的店,都有這幾款餌料在銷售,而且看起來非常暢銷的樣子。

    尤其是文東漁具這邊,更是碰到一個特大號方便袋裝魚餌的顧客,足足買了大幾百塊的配方魚餌跟小黃麵,幾乎將展示架上的餌料一網打盡。

    十八線小鎮上休閑黑坑釣手能有這樣的購買力,看的呂師傅一陣咋舌。

    忙完了正事兒,呂中升三人輪流開車往回趕,當天半夜回到了家。

    第二天一早天不亮,呂師傅跟季文林倆人就約好了到公司的練竿塘試驗餌料。

    這一試,就一發不可收拾起來。

    看起來沒啥區別的餌料,到了坑邊實戰,效果超出了兩個老釣手的想象,鯉魚餌料釣混養,隻是稍微加快了下頻率,就將塘裏的老頭魚打起了浮,給口的動作更是幹脆利索宛若釣的是剛剛投放的老頭魚。這樣的表現讓呂中升出於意料。

    “老呂,這也太玄乎了吧,起起浮了”季文林說道。

    呂中升深深地吸了一口煙,如有所思的說道“怪不得大偉他們被新手剃光頭,有這餌料,估計咱們倆親自出手也是個投降的下場這裏麵加了什麽玩意兒,誘魚效果竟然這麽瘋狂,簡直恐怖”

    “怎麽搞這玩意兒如果能研究透,那公司的規模翻幾番我估計都不止這還隻是市麵上流通版本而已,他們戰隊自己用的肯定效果會更突出”

    呂中升將煙頭在腳底撚滅,吐出兩條煙龍來。

    “你別管了,我找人研究,樣品直接發北京,如果國內研究不出來,就想辦法聯係國外的實驗室這玩意兒別說一百萬,就算要價一千萬也不多。”

    身為釣壇的領軍人物,呂中升對餌料的市場價值有著更加清晰的認識,能讓他估出千萬以上的高價,至少說明絕對值這個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