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林曉有些發愁的樣子,伽因笑道:“夫君何必為此犯愁呢,既然老師有言在先,自然是有老師來解決問題,不需要我們惦記。至於說今後,待夫君將其煉化之後,若是有什麽講究的地方,也就自然知道了。”

    林曉點了點頭:“是啊,這可不是吾等小輩能考慮的事情,天塌下來,自有個子高的頂著。嗯……”林曉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那就是封神!封神時為了什麽呢?看似是因為洪荒世界的天庭兩位主宰玉帝和王母因為天庭缺乏人手,導致運轉不靈,加上四大教門門下弟子依仗聖人弟子的身份,令天庭的政令、律法無法執行,這才引起了封神一事。

    可是一點,就是需要人手,而四大教門諸位聖人誰也舍不得讓弟子們到天庭任職,從而耽誤修行,所以才要通過殺劫,各安天命,所謂“根性上乘者,成其仙道;根性稍次,成其神道;根性淺薄,成其人道,仍隨其輪回之劫。”然而封神一役,其最終的結果卻是闡教三代弟子大部上榜,少部卻是以肉身封神,日後仍有進步的機會,而截教門下眾弟子卻是大部上榜,部分為西方教渡化,成了其三千佛陀菩薩,隻有少數截教弟子能得脫劫難,繼續逍遙隻是在三界中難覓蹤跡;就連闡教二代弟子都有小半入了佛門,得了佛門果位,玄門三大三清教門損失何其慘重!

    當然了,封神之役兩次聖人鬥法,卻是不為封神,而是為了聖人顏麵,同時卻也是氣運之爭——闡教因為門下弟子比較少,所以在氣運上被截教壓製非隻一時,而是延續了兩代帝朝!而洪荒世界的帝朝可是與碎片世界的王朝不同,若是依照碎片世界的時間來計量,碎片世界裏的夏商兩朝一個四百年,一個六百年,加起來也不過千一百年,與仙神閉關一來就是以“元”來計算,根本算不上什麽,所以洪荒世界的帝朝存在的時間就應當同樣以“元”來計算(參考巴比倫帝國泥板書紀年),而這樣一來,涉及到的氣運之爭就是正常的了。

    封神時提到的明確地被稱為大羅金仙的,當頭一個就是被陸壓道人“釘頭七箭書”暗算而死的財神爺趙公明了,即使這位財神爺沒了二十四顆定海珠,依舊能令闡教十二金仙束手無策,可見其強橫;而隨後一個就是作為截教大師兄的多寶道人,一樣是能硬抗翻天印無損的人士。與之相比,就連廣成子等十二金仙也需要依仗法寶(還得是先天靈寶五方旗)才能對抗自己的法寶!

    換而言之,因為氣運被截教壓製,闡教眾金仙的道行是不如截教的,可是封神之後,林曉從大師兄玄都道人嘴裏卻知曉了廣成子如今也能被稱為一聲“大聖”,就說明闡教中至少廣成子已經成就準聖了,可見一旦氣運失去了壓製,道行會精進到什麽程度;而與之相反,截教在此後的歲月裏,恐怕也就是剩了唯一一個沒有隕落的嫡傳弟子無當聖母,此時因為隻剩一人可以獨享截教氣運,反而也成就了準聖一流,隻是其他弟子,不說也罷了。

    所以,別看太清聖人能從其他五聖手裏獨占一個碎片世界,看似輕易,誰知道背後有多少代價呢。林曉思忖著,雖說洪荒世界天定西方大興,可是這大興何時興,興幾時,興至何等程度算是大興,都是可以有說法的,就比如自己熟知的曆史,佛教大興大約是在南北朝時開始,一直到元末明初結束,可是這期間也沒少了有人間帝王滅佛之舉,而且也隻有在元朝時,利用草原蠻族的力量,近乎是在刀兵的威脅之下,才使得道門為之重挫,但轉瞬之間,不過八九十年的光景,就連元朝都一起覆滅了,佛門興盛的勢頭也同樣挨了重重一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