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芬陀雖然帶了阿珍與楊瑾一同回到倚天崖龍象庵,卻隻是傳了一些劍術,並未將本宗的嫡傳心法相托,而且就在阿珍一次出行采藥的時候,“就被一個魔門宿老收去做了弟子,這一去就要三十餘年不得相見”——楊瑾歸寧之語。

    就在林曉這邊應付畢真真二女以及綠華的同時,姑蘇城楊家宅院中忽然刮起一陣怪風,正是被林曉念叨的楊瑾的姊妹阿珍回家了,隻是阿珍這一次回家卻是奉了師命,要以全家人的性命來“斬俗緣”,並未安著好心,也並不是如同楊父楊母所想的那樣,是回家探望親眷來了。

    隻是阿珍到底是天良未泯,見到分別多年的二老,想起二老當年艱難地拉扯著那麽多子女的過往,也是心生愧疚,隻是這麽一耽擱,原本還要三天後才會回家的楊瑾就提前趕到了,阿珍心懷鬼胎,連話都沒有說一句,就化作一陣怪風,直接鑽進土裏借土遁逃走了。

    其不說楊瑾如何與父母解釋阿珍的情況,卻說阿珍,正如同楊瑾所說,畢竟在龍象庵受了三年佛法熏陶,胸中一點善根還在,發現楊瑾提前歸來,知道事不可為,立刻就走,並且不打算在回去了,所以土遁的方向,正是沿著大江西進,若是中途並不停留,那麽路過嶽陽就是必然的。

    林曉袖中占算,阿珍到達嶽陽,就應在一日以後,而此前拜師的老魔鴆盤婆也曾受到長眉真人的恩惠,近年來也在盡力收斂,不複以前的惡行,就連隨身的弟子,也大都被其驅逐,算算時間和因果,可都是與阿珍有著不少的時間上的重合之處,看來,如果林曉袖中占算的不錯,應當就是阿珍回去之後,胸中一點善根引起了鴆盤婆的善念,讓長眉真人當年說的話起到了作用,這才隻留下了一個日後作為替劫弟子鐵姝以及鐵姝的同胞姊妹金姝和銀姝還隨侍身前。

    當然了鴆盤婆醒悟得太晚,過去夙孽又過於深厚,積重難返之下,還有一個與鴆盤婆糾纏了三世的易靜,導致後來峨眉派為了易靜,舍去了鴆盤婆這個意欲改邪歸正的魔門宿老,任其被天劫回去了肉身,並且即使一縷殘魂也被其師兄沙神童子暗中收走——總之,峨眉派這鴆盤婆這件事情上,多少都有些令旁門或者邪魔中還有改惡從善想法的修士止步不前。

    加之日後峨眉派在開府之後,很多三代弟子的所作所為的確更顯得霸道與不講道理,甚至有些無理攪三分的程度,這可是讓林曉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這樣一來,原本略微靠向峨眉派或者保持中立的旁門散修都被峨眉派推向了對立麵,給未來小元大劫增添了不少的對手。這同樣是林曉依舊讓第二元神留在人間俗世,試圖改變的緣故。

    不管怎樣,至少林曉所做的一切,至少讓很多並不凶惡的海外散修,甚至就連極北之地,躲避長眉真人移居的丌南公和西極教都不會再參與中原地區正邪、道魔之間的爭鬥,甚至有朝一日,還會作為奇兵,異軍突起,殺邪魔兩道一個措手不及呢。

    不過對於現在正在身邊的畢真真、花奇和綠華,林曉自然也不能讓小輩失望,雖說綠華是淩玉兒的轉世之身,但從元神的角度來說,與淩渾、崔五姑之間的親情卻並未斬斷,依舊是林曉的晚輩,再加上綠華又是一副含羞帶怯的可憐模樣,即使是林曉這樣的老輩,都心生憐惜,這法寶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畢真真和花奇都有林曉賜下的護身法寶,不僅能防範一般的法寶、法術、神通的攻擊,就連邪魔兩道最擅長的呼魂喚魄之類的邪術或者詛咒,都有專門的法寶來防範,換句話說,基本上能讓林曉門下的眾弟子都被保護的嚴嚴實實,隻是出了少數二代弟子之外,其他人並不知道這些法寶的功效作用,這其中甚至包括了現在隱居在小南極光明境的元鼉、寒玹和李青,而三代弟子甚至四代弟子畢真真花奇,就更不清楚了,畢竟這些年來,畢真真和花奇遇到的最大的危機,也不過就是這一次白骨神君千裏來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