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邊最有意思的一個,就是穿心和尚,還能在被長眉真人斬掉小半邊身體之後,厚著臉皮將殘損的軀體要了回去,而以後,穿心和尚也是消蹤匿跡了數百年之久,當然最後這廝也逃不過峨眉後晉弟子的誅殺。

    還不等齊漱溟走到主洞室,就看到一道長虹從洞府中飛了出去,長虹劃過長空的同時,隱隱傳來林曉的笑聲:“齊小子,老祖我有事先走,給你留了點東西,記住了啊,基礎劍式十三招才是一切劍術的根本,與其想著萬劍歸宗,不如將基礎劍式練好!至於今後你等行至,就按照任師侄的安排就好,如果真要是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你就到天台上劉阮遇仙處焚香默祝就行了,自然會有人出山相助。”

    餘音嫋嫋,長虹依然無蹤,齊漱溟緊趕慢趕來到洞府外,也隻能看著朗朗天日無可奈何。

    林曉的離開,一個是因為齊漱溟心性堅定,又不食古不化,非常善於總結經驗教訓,短短時日,不僅以超過林曉估計的速度將毒性怯除,還能順勢將不太穩固的根基夯實,甚至隻要安心靜修月餘光景,就能再晉升一個小階級,從初入地仙到地仙初境,至少在道行上不弱於苦行頭陀,雖然不如道行突飛猛進的混元祖師,但是在鬥劍上卻並不弱與混元祖師(混元祖師隻是劍上的力量更大而已)。

    換句話說,此時的齊漱溟和玄真子、苦行頭陀並不需要林曉關心什麽,既如此,林曉何必在此多耗時間呢?何況,此時林曉還接到了嶽雯的靈符傳書:辣手魔女畢真真帶著醜女花奇未經請示,就離開了岷山白犀潭,白犀潭的守洞靈獸給傳來了警訊,而嶽雯此刻正在天姥山洞天中為諸位師叔煉劍護法,騰不出身來,因此發出了靈符,指望著還有同門能收到,對畢真真二女照看一二,畢竟說起來,二女經過那麽長時間的修行,到如今也不過一介散仙,實在是林曉門下弟子中道行最低的兩個!同時,這也是兩個最不省心的的弟子!

    畢真真和花奇這時候在哪裏?在做什麽呢?

    林曉就是用腳趾頭想,都能知道這兩個小魔頭此時已經跑到了人間城鎮裏,去“體驗”萬丈紅塵了,當然,其中絕對少不了惹是生非。

    白犀潭在深入岷江的上遊,順江而下前往成都府和山城卻是再方便不過了,以蜀山世界的龐大,從岷江借助江水的湍急,隻消一葉輕舟,到達山城渝州卻也不過就是兩天時間,從渝州再往下遊,就是出川的門戶夔門了。兩個丫頭如今人就在夔門附近的山區,也是兩個丫頭自己作怪鬧得,明明川江上纖夫大多是排教門人,拉纖的時候,多少都會有祭祀江神、水神之舉,可落到兩個自詡玄門正宗的仙人眼裏,就成了旁門左道。

    隻是要僅僅是排教弟子的旁門左道的祭祀倒還好說,兩個丫頭看熱鬧一樣的不亦樂乎,可偏偏是同樣遇到了旁門邪道出身的公子哥一樣的人物出手搗亂,結果兩個丫頭反倒是為了排教弟子打抱不平起來了(不過可能因為熱鬧看不成了,而且誰讓出手的人也是陰氣森森,滿滿的邪氣沸騰呢,結果就成了遷怒的對象。)

    兩個丫頭手裏都少不了當年從幻波池得到的法寶符籙,也少不了韓仙子留下的物件,一出手就立見神效,將那個陰氣森森的小子使用的法術登時破了個幹淨,無邊鬼氣都化作了一縷青煙,那小子見勢不好轉身就跑,整個人化作一道金碧遁光,斜刺裏向著群山方向飛了出去。

    本來要是如此,可能兩女就此收手,畢竟當年在幻波池兩女為了一出手就沒接沒完,曾經飽受懲罰(不懂見好就收,不懂分辨正邪,就會受到懲罰,而具體內容,則是會被禁製住法力元神,去打掃整個幻波池洞府。)所以二女這一回出手隻是針對那人的法術,而不是懟人,要不然以兩女以前的性子,那人估計此時已經隻剩了元神了。隻是因為二女對著的是那人的法術,才給了那人的叫囂的機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