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術易學難精,江湖上更是有千般劍法,可是歸根結底,劍法的招式也是由最基礎的動作組成的,一般來說,劍術的基本招式或者說基礎動作不過十三個,分別是刺、點、劈、崩、抹、雲、掛、撩、斬、截、挑、掃,還有一個就是架,下邊師父就把具體的動作交給你,日後每天要進行一千次動作,記住了啊,是每個動作一千次啊。”

    小道童哀嚎一聲:“師父啊,你莫非是要累死徒弟不成?”

    老道士大笑:“嚇死你個小混蛋,一開始還沒學會動作,就算每天每個動作做一百個,你都做不完!就別胡思亂想了。不過,一年之內卻是必須做到的,否則為師就把你扔到山頂吹風吹上三天三夜!”

    小道士無奈,隻能一次次地反複練習十三個基礎劍式,而齊漱溟一開始一樣很不理解,畢竟自從齊漱溟師從長眉真人開始,就是從峨眉派的基礎劍術套路開始練起,從來沒有僅僅練習基礎劍式,在齊漱溟看來,基礎劍式既然基礎,那麽一套劍法中必然都包括在內了,單獨練習有那個必要嗎?

    日子過得很枯燥,一元小道士就好像機器人一樣,直到有一天從山外闖進來一群手持刀劍、錘斧、鐮刀草叉的大漢,小道士才發現自己反複練習的十三個基礎劍式到底能發揮何種未能了。

    一群大漢闖入山穀,首先看到的就是山穀間被小道士開墾出來並且種上稻穀的近二十畝水田,此時已是金秋時分,金黃色、沉甸甸的稻穗謙虛地低垂著驕傲的頭顱,隨著山穀中的徐徐微風,輕輕滴搖擺,眼見得就是一副豐收的場景。

    為首一個滿臉絡腮胡須的大漢高舉著手裏的一柄鋼刀,狂笑著喊道:“弟兄們,想不到我等可是絕路逢生啊,不僅官兵進不來此地,竟然還有足夠的糧食可以飽腹,真是天不絕我等!”

    身後數十名同樣衣衫襤褸的壯漢同樣高舉起手裏五花八門的武器,一起縱聲狂笑,都覺得自己一幫人是幸運無比。

    小道士忙碌了半天,正在無精打采的燒火做飯,聽到山穀口傳來的亂糟糟的噪音,並沒有意識到什麽危險,隻是感覺吵鬧,隨即漫不經心地走出用來遮風避雨的茅草道觀,放開嗓子吼了兩句:“別吵吵,該幹嘛幹嘛去!”吼完了,小道士才發覺不對勁,這裏可是山間險地,一般人是進不來的,可是突然出現的那麽多聲音是怎麽回事?有道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啊!這饑荒環境裏,肯定不是逃荒的人群,那麽唯一的結果就是強盜山賊了,也隻有強盜山賊才有這份本事闖過山穀中那種極為險要的山道!

    小道士不敢怠慢,一個轉身,跐溜一下就鑽會了茅廬搭建的道觀,那裏邊多少還有自己削製的幾把木劍——老道把那炳鋒利無比的短劍帶了出去,山穀中可隻有小道士一個人!手裏拿上一柄木劍,多少也是能給自己壯個膽吧?

    小道士的吼叫,很自然的驚動了一群大漢,與小道士猜的沒有差別,這群大漢的確是一群強盜,北方大旱,導致無數饑民南下乞活,形成了十叔股足有十萬人以上的大股流民,他們一路穿州過縣,無人可擋,別說大股的強盜山賊不敢與之做對,就連朝廷的官軍都不敢強行阻攔。而這股大漢就是被流民大軍席卷了山寨的一夥兒喪家之犬,大股的流民不敢招惹,但是等閑的小縣城他們還是敢於撩撥的。

    隻是他們的運氣委實不好,就在這個山穀之外的小縣城,卻碰到了一位猛人,結果在這位猛人以及他帶領的縣城的三班衙役的打擊下,不得不鑽山溝逃命。即使後來猛人沒有繼續追趕,可強盜畢竟是強盜,隻要一安全,就立刻故態複萌,走到這個山穀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有了新的根據地——要把這裏據為己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