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如意障,最大的問題就是太過執著於行跡,七情本是無形,可是這如意障每每出手之時,都是顯出一幢七色彩光合成的彩幕,雖說這樣做顯得你光明正大,可是勾動七情六欲,本就是對敵作戰的一種手段,即使是所謂正道,也要看用在誰身上,所以,你這如意障第一大敗筆,就是太過鮮明。這種針對人的心靈的法寶,最好還是要隱去行跡,侵人於無形當中。

    此外,還有另一個弱點,就是此寶無法對積年的老修士產生多大的作用,說來因由,相比亓道友也知道,這事情經曆的要多了,人也就麻木了,所以對於不少積年的老修士是不起作用的,這其中可不隻是說的道門,還包括了邪魔兩道中人,尤其是佛門弟子,更是此寶克星。就譬如貧道,以貧道如今的道行,用人間流傳的一句話來說,就是隨心所欲不逾矩,世間的一切在貧道看來都不是限製貧道的依據,一切隻看貧道要做什麽了,比如貧道一念之間就可以將你這黑珈山飛出天外,同樣可以轉手之下,讓其陸沉。”

    說完話,林曉微笑,而亓南公臉上五顏六色急劇變化——亓南公拿出七情如意障來,其實也沒安好心,雖然在林曉麵前服軟,但此人到底是性格執拗,總是有些不舒服,所以有意無意地就打算拿七情如意障來試探一二,要是林曉沒有戒備之下,被七情如意障所趁,那就順手將林曉擒下,然後逼問所修功法真經;要是七情如意障無功,也算是晚輩小小不敬之舉,隻要認錯,林曉這種種正道人士還是可以欺之以方的。

    可是誰想到林曉最後來了一句“隨心所欲不逾矩”,換而言之,亓南公你的一切可都在林曉手裏,還敢這麽試探,難道是覺得林曉不會收拾你嗎?很明顯,林曉要的是聽話的朋友,而不是不聽話的盟友!

    技不如人,那就徹底認栽。亓南公當年既然能在長眉真人麵前連續鬥法三次、屢戰屢敗,最後避走北海,那麽如今就能在林曉麵前認栽第二次——人的底限會一次次被自己突破的。

    其實亓南公也是想的多了,林曉要的隻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下屬,而不是一個傀儡,日後亓南公要做的不過就是給峨眉三代弟子一些磨礪,甚至一樣可以配合其他散修,在峨眉五台三次鬥劍之前,就小完殺劫,為峨眉派弟子積累善功。因為按照原本的劇本,幻波池也是要封閉一段時間,然後再讓峨眉派弟子入主的,隻不過經聯係林曉之手後,沒有了那麽多的恩怨牽扯,但寶物靈丹一樣會有,甚至更多,同樣也會留下所謂“聖姑”遺帖,給不少奔著幻波池藏寶的仙人一個希望和理由,用來讓他們呼朋喚友。隻不過這樣一來,也難免誤傷友軍,那麽就需要有看起來與峨眉派無關的外人前來護持。

    在這方麵,亓南公這位明顯的旁門大能,就是最好的招牌,甚至可以借此為理由,好好打磨一下峨眉三代弟子的心性,尤其是林曉最覺得頭疼的偏執狂易靜,還有一個唯恐天下不亂的癩姑,以及仗著有麗山七老相助的李洪。

    就說這位齊漱溟九世之前的愛子吧,按照原本的軌跡,亓南公門下弟子先行,找幻波池認定的新主理論,不外乎是要討個便宜,其實與來犯的妖邪不同,但是人家就算是擺譜,又與幻波池新主人之外的同門弟子有何幹係?還是幾個別的門派的隻能算是四代的弟子首先出手?

    而四代弟子出手之後,這位齊真人的九世愛子還要對人家隻防守沒有反擊的弟子譏諷一番,譏諷了人家的弟子也還罷了,還要連人家師父也要連帶上,所謂禍不及師門,罵不上父母,這可屬於絕對的越線了。

    這要是上綱上線,足以說明峨眉派太過狂妄,門中對弟子沒有一點規矩!而門中對於弟子太過放縱,隻能給峨眉派帶來敵人,而不是能夠化解恩怨的機會。這要不是所謂天數在我,日後小元大劫,峨眉派一定是會大敗虧輸,哪裏可能完成大劫,最後連三代弟子都紛紛飛升,然後就是峨眉派一蹶不振,就連五元仙府都坍塌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