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白雲,林曉輕飄飄地馭風而行,盡顯道家逍遙,似慢實快地就來到了遠處雪山之巔。

    林曉才接近雪山山頂不過七八十裏路,雪山頂上的紅牆碧瓦的宮殿中就飛起一頭雪白的仙鶴,仙鶴上站著一個中年道人,半尺長胡須飄灑胸前,一身青衣道袍,上繡八卦,道袍邊角繡著連綿不斷的雲朵,頭上戴著束發金冠,足蹬雲紋戰靴,手持一支拂塵,怎麽看怎麽感覺不道不俗,那麽奇怪,“也許是這裏的風俗就是如此?”林曉心裏替眼前的來人解釋。

    遠遠地見到林曉,這人駕著仙鶴,也不上前,遠遠地就打了一個稽首說道:“道友請留步。貧道是雪山天宮執事道人夏後氏姒姓虞叔祁,不知道友何來?”

    “呀,這人竟然是夏後氏後裔,姒姓,那麽就屬於是禹王的後裔,而禹王後人裏最出名的是帝啟。可是帝啟乃是開創了大夏王朝的君主,難道是禹王別的兒子封在了虞地?還是帝啟的後人們被封在了虞地?不對啊?”

    華夏古代從東周時代的戰國時期,才開始姓氏合一,而在此之前,都是姓是姓,氏是氏,兩者是分開的,而且還是氏在前,姓在後,就如同眼前這位虞叔祁,乃是夏後氏後裔,哪一個枝幹呢,是姒姓這一個大枝幹,更具體一些則是分封在虞這個地方的姒姓後裔,在家中是第三個兒子,所以名字裏是一個叔字,而此人自己的封地名為祁,所以名字叫做虞叔祁。看起來十分麻煩,但是這是華夏古代的貴族才有的稱呼方式,一下子就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地位。

    林曉對這東西也不陌生,雖然是很冷僻的一些知識,在戰國時期末期的時候,基本上就沒有這種用法,但是很多古代人的名字來來回回會改動很多,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不弄清楚,就會張冠李戴,會出笑話的所以也是涉獵了一些,對於自家的姓氏當然也會查找一些資料,所以遇到如今這種情況,林曉倒是還能對上。

    同樣一個稽首禮,林曉說道:“有勞道友相問。貧道是有熊氏軒轅後裔,姬氏林姓,單名一個曉字。有緣得入此間,隨性而行,卻見到雪山頂上有絲竹之聲,故特來拜會。”

    林曉說的麻煩,也是無奈,自家的林姓要說來源,主要是來自周王朝周平王的世子姬開,不過那是跟禹王相隔了數萬年,而且還是封神之後的人物,哪裏能和眼前的這位虞叔祁相比,可是姬姓源出軒轅黃帝,是遠古時代三皇五帝中三皇的最末一位,曆史淵源卻在禹王這一脈之前,再則黃帝子孫之後就成為軒轅氏,而此前則是有熊氏,以黃帝為分野,以不忘本來說,林曉還是把有熊氏放在了前邊,後邊的更改的軒轅氏則以後裔為後綴,要是再往古老時代追溯,有熊氏是遠古時代的“風”姓一支,也就是人文始祖伏羲大神的後裔,女媧娘娘的嫡係,不過那就沒有什麽意思了,畢竟再往上追溯還能追溯至人族三祖之一的燧人氏,而風姓本身也有十部之多,而後人更加分散,很多不同的姓氏也是出自風姓。而夏後氏則是與神農氏、風姓伏羲是並列的人族始祖源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