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林曉的第二元神在幻波池進行修煉設想方麵的大活兒,而本尊這時候已經來到了東海之濱的天姥山。

    林曉以前還在現代社會生活的時候,雖然沒有去過位於浙江紹興附近的天姥山風景區,但是也知道那裏的山勢變化很大,精巧秀麗,海拔大約都在九百米以下,其實是不能與華夏五嶽名山相比的,但是偏偏李白詩中有“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的描寫,這就給了林曉以及所有喜愛李白詩詞的人們以充足的想象空間,尤其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簡直就是神仙才會遇到的事情,所以那時候林曉就曾經想過,是否是李白也穿越了呢?

    到了現在,來到這個仙俠世界裏,林曉終於有了一探蜀山世界天姥山究竟的機會。

    不過,蜀山世界裏的天姥山並沒有立刻給林曉帶來驚喜。原因也很簡單,這裏地處紹興,是當年吳越就地,人煙輻輳,遍地是農田,山林也大多有主,而附近還有一個道門大派存在,那就是著名的茅山派,創派祖師乃是大漢帝國國力積累最為雄厚的景帝時人,時三茅真君得傳西王母所授《太極玄真經》,後行至茅山(即句曲山)落腳,並在此處開建道場,而這一道派一直延續到了道法末世,與龍虎山並列。

    此是天姥山附近第一大道門勢力。

    其次,這紹興附近另有會稽山,乃是昔年禹王治水功成之後,大會諸侯,論功行賞之處,並且在此後不久,就功德圓滿,被迎回了仙界三皇宮,而會稽山也修造了一座禹王墓,是為衣冠塚,供後人祭拜之用。雖如此,但是這裏負責祭拜禹王的廟祝,也是累世傳家,同樣是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

    雖然這些都是林曉從不同世界得來的信息,但是見過更多相似之處後,林曉對於這個世界也不敢心存僥幸,萬一真的有類似的教門和家傳的大巫祭存在呢?華夏自古以來最講究的兩件軍國大事就是“在祀與戎”,而“祀”說的就是祭祀的祀,因而這昔年禹王墓的祭祀一直有後人在世,就應當是真實了。

    正因為如此,有了兩大勢力的存在,林曉才對這裏的地勢感到驚奇,隱隱感覺所看所聽的一切都那麽多虛假,也許真正的天姥山被掩藏到了背後,並未現於人間呢?要不然李白詩中所雲“天台四萬八千丈”還要被天姥山壓住,又是怎麽來的呢?

    海外歸來,林曉已經不習慣在凡間城市落腳了,也不是別的,關鍵是嘴巴刁了。在小南極雖然有無數的未成妖靈的仙貝魚蝦,海蟹魷魚,氣血旺盛,Q彈爽口,但也隻不過就是一個嚐鮮而已,更多的時候,還是以仙果仙釀來消遣,肚腹腸胃已經不同凡俗,即使要品嚐一二凡間美食,也要提前準備一些化俗丸之類的丹藥,才能免去凡間葷食的影響,所以,林曉雖然所到之處乃是人間繁華之所,卻無意與其和塵同光,而是直接走進了天姥山的山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