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肉身越強大,氣血對於魂魄的滋潤就會越好,精神健旺,同等境界下,戰鬥力和爆發力以及持久性都會超越同濟,這可不是虛言,而是千百年來道門修士的經驗總結。(所以早起的道士們不禁葷腥就是如此。)

    所以伽因如果還如同原來的情況,轉修佛門功法的話,肉身強弱如否倒是不太重要,可是如今就絕對不能繼續這樣下去,留在道門中以道門功法為主,參以佛法,道佛同修,同樣是要有一個強健的身體的。這樣一來,原本以幻波池福地南方洞府作為居所,就不太合適了,雖然南方丙火可以中和北方癸水寒氣,但是也是有衝突的,轉修佛門功法無所謂,但是要繼續以道門功法為主卻差了一點意思,水火衝突不如以厚土來承載。

    除此之外,一個人形洞府不能隻有分屬五髒的洞府,其他器官一樣要有,不過都是作為五髒主洞府的附屬建築存在,並且以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作為通行全洞府的路徑,而按照人身三百六十五處大穴設計的各個節點,就是其間所有禁製陣法的獨立法力來源。

    如果幻波池隻是修築到這種程度,其實也足夠了,但是林曉想的課並不止如此,因為隻有身體內部的五髒六腑、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隻是說明身體內部完善,但是對外卻沒有攻擊之力,所以完成這內部建設之後,林曉還設計了外部用來出擊的路徑,也就是按照人身的雙手雙足設計的二十個出口,同樣是可以借助十二正經以及無數竅穴的增幅之力,對外進行攻擊的。

    內部保護,外部的攻擊全部建造完成,也隻能說洞府福地完善,但是此時的福地洞天還不能自成一體,依舊需要依還嶺地脈的支持,這同樣是幻波池福地的致命弱點:隻要遇到高明的地師,短暫地截斷地脈,那麽幻波池的無數禁法就會同一時間失去了作用,就等於一個手無寸鐵的百姓直麵具裝甲騎一樣。所以林曉還打算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在林曉看來,這個問題要是解決起來也不費勁,主要是打算如何去做,要是沒有依還嶺天然的地形因素,就算是林曉想這麽做也是做不到的。

    就像伽因所說,依還嶺橫亙東西足有千裏,以幻波池為中心,向西就是一個下坡,然後一道高崖隆起,就好像人的脖頸下頜一樣,隨後就是頭顱,而隨後數百裏平緩的山脊就如同披散的長發;向東,從幻波池開始山勢就開始東西向的收束,隨後又是一段略為平緩的隆起,就好像十月懷胎的婦人,之後就是一段陡峭的山脊,如同並攏疊放的雙腿,到了依還嶺的外圍絕壑的時候,又是一出壁立千仞的陡崖,恰似人的雙足。

    正是因為這種地形,所以林曉才真正動了大建的心思,把依還嶺幻波池當做了自己試驗設想的場所——無他,就是要從內到外打造一個逼真的人體模型,看一看在這種地方修煉有沒有加成!

    所謂人身是一小天地,那麽在沒有搞清楚自己肉身的時候,打造出來一個模型,會不會經常有靈感浮現?不論其他,至少對於林曉未來的修煉有大大的好處。雖然這是伽因的洞府,不過與是林曉的有區別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