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弩車大陣即使完成第二波的發射,但是百步之內,以怯薛軍的精銳絕對有時間至少發射一波的箭矢或者標槍!而弩車陣地上的士兵,為了作戰需要,往往是不著甲的,別說是標槍,就算是一波箭雨,都能造成重大的傷亡,而這些士卒也是隋軍中技術水平最高的一波,培養起來十分的困難。一旦發生損失,極難進行補充。

    所以為了保證弩車兵的安全,李虎還有另一個手段,那就是在弩車兵後方布置相應的標槍並兵,都是身強體壯,臂力過人的壯士,他們的任務就是在弩車兵發射完成之後,以連續的標槍投擲,封鎖弩車兵前方和側翼一百五十步之內的距離,保證不讓一個敵軍有機會接近。同樣為了配合弩車兵的運作,李虎還準備了另一種裝備,那就是預先在陣地前方兩百步距離上挖掘好一批縱向的深溝,不用寬,僅僅隻容納碗口粗的一根拒馬樁就可以,然後將一根繩索連接到拒馬樁的尾部的托板上,牽引到己方陣地上,保持木樁與地麵的平穩,一旦遇到敵方騎兵有可能衝破兩百五十步的距離,就會將繩索向後一拽,令托板脫離拒馬樁,這樣拒馬樁就會被自身的重量牽引,尾部落入深溝當中,而前方尖銳的樁頭翹起,直麵疾馳而來的戰馬。

    這是一種極為狠辣的布置,因為隋軍往往會在敵軍騎兵距離拒馬樁的位置不足十步的時候,才將其發動,這時候,疾馳而來的騎兵往往會直接被翹起的拒馬樁直接挑翻在地,而隨後而來的騎兵也一定會措不及防,即使有心變向,也來不及動作,然後就會撞到前方的騎兵,或者直接被絆倒。

    尤其是這種拒馬樁的布置往往是交錯布置並且不止一道,所以即使後方的騎兵足夠靈活,也無法避免意外的發生。

    最後所有的拒馬樁發揮作用之後,基本上就會與撞擊的騎兵一同落到地麵上,根本就不能保持樹立完好,所以根本無法阻礙重新整備好的弩車的再度發射!

    而遇到了拒馬樁的阻擋之後,蠻軍騎兵的衝擊速度往往會大降,正好給了整備好的弩車的二度射擊的機會——那些已經減速了的騎兵會因為速度降低以及後續騎兵的趕來而失去逃避的機會!也會使得弩車的二度射擊獲取更大的戰果。

    兩萬怯薛軍的衝擊,同樣是排成了五排,每排四千騎士,不過作為蠻軍最精銳的部隊,他們的紀律也更加的嚴明,排列好的隊形,竟然能在高速的奔馳中依舊保持完整。但也就是這種完整,才給蠻軍這支最精銳的騎兵部隊帶來了最慘重的殺傷。

    在八百輛弩車的兩次射擊以及中間標槍手的投擲之下,最前邊三排的怯薛騎士全軍覆沒,而後麵八千怯薛騎士也遭遇了不小的傷亡,不過畢竟是蠻軍最精銳的騎兵,他們竟然在密集的弩槍和月牙兒刀輪的射擊中撤到了安全的距離,並且依舊保持了陣型的完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