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雙方軍隊相距十餘步,即將短兵相接的時候,從隋軍方陣後麵飛起了一片密集的黑點,那是隋軍對敵的大殺器——弩箭的攻擊到了。

    隋軍現在使用的弩箭,可不是單人單箭的單發弩,而是秉承東漢末年大漢丞相諸葛孔明發明的連弩,雖然沒有諸葛連弩一次可以連射二十發以上的弩箭的威力,但也可以一次性地連發十箭。李虎出營列陣的固然是二十萬兵力,但這二十萬兵力中可是安排了足足有五萬射手,他們除了每人一具十發連弩之外,還隨身攜帶了一張弓和二十枚箭,同時腰間還挎著一柄彎刀。

    五萬弩兵每人十發,就是五十萬隻箭,鋪天蓋地砸向蠻族陣營,漫天的箭雨在空中就好像是一團廣闊的烏雲,劈頭蓋臉地拍在蠻族軍隊臉上,而蠻族軍隊陣營裏立刻就響起了無數慘叫,蠻族陣型也隨之一亂。

    蠻族後方的混亂,立刻就影響了排在最前方,馬上就要與隋軍刀盾兵接觸的蠻軍士卒,不要多,僅僅是一刹那的遲疑,帶來的就是永墜地獄。

    蠻族軍隊方陣前方瞬間就倒下了一片片士卒,而隋軍刀盾兵沒有任何損失地,踏著蠻族士卒的屍體繼續前進。

    好歹蠻族軍隊對於隋軍的箭雨打擊,也是經曆過無數回了,僅僅是遭受箭雨襲擊之後,很短時間方陣再次恢複了秩序,而隋軍刀盾兵前進的速度也不由自主地慢了下來,無他,蠻族的兵力實在是太渾厚了,足足是出戰的隋軍數量的兩倍!

    隋軍接戰前的箭雨雖然突兀,蠻軍沒有防備,但是也不過就能幹掉六七萬蠻軍士兵——他們人數眾多,排列地的確過於緊密,不過,隋軍的箭雨也一樣的密集,所以可不是五十萬箭矢就能幹掉五十萬蠻軍士卒,因為有大量的箭矢是會射在同一個蠻族身上的。

    而六七萬兵力,對於總兵力五十萬以上的蠻軍前鋒來說,也不過就是大江中的一盆水,實在是翻不起多少浪花來。相對於箭手們帶來的殺傷,還是隋軍最前方的刀盾手的實際殺傷力更為顯著,至少蠻軍排在方陣最前方的三排士卒現在沒有剩下一個!

    也就是說,僅僅在開戰的第一時間,蠻族就損失了足足有四分之一的出戰兵力,對於蠻族來說,絕對是痛徹心脾的巨大損失。現在,蠻軍出戰兵力與隋軍(不算弓箭手)隻有二比一了!

    原本在隋軍隊列最前方的李青,此時按照軍規,已經身處隋軍的後方,與李虎和隋軍重甲鐵騎站到了一起,隨時準備率領鐵騎向蠻軍發起衝鋒。

    按說對於蠻軍作戰,還是以騎兵戰為首,隻有騎兵才是騎兵的對手,隻不過與草原蠻族相比,隋軍的騎兵數量還是太少,出戰的二十萬兵力,其中就有五萬射手,而騎兵隻有區區兩萬,但是這差不多已經是隋軍騎兵數量的一半了,當然了這是指的是真正的騎兵,隋軍裏還有一種騎兵,雖然有馬、有甲,但是這些人最多隻能被稱作是騎馬的步兵——重步兵,是專門用來對付蠻族的鐵甲戰騎部隊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