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汙濁恰是五嶽千百萬年來將自身吸納的惡濁之氣排除的汙濁雜質,蜀山大地地脈有靈,也會吞吐呼吸,也就不免泥沙俱下,地脈有靈自會借助地殼之下的太火胎胞的熔煉之力,清升濁降,那些不能沉入太火胎胞熔煉的自然也會隨之排出,所以才有所謂”造化鍾神秀“之稱。

    所以,在這種地穴,往往也會有少數的天材地寶會具備所在地脈的真型,所謂陰中之陽就是如此了。下降萬丈之後,林曉就是有身神護體,也有些禁受不住了,就在林曉猶豫是不是要再深入一些的時候,身畔烏光一閃,一塊磨盤大的石塊,從身邊向上飛過。隱約之間,林曉看到這塊巨石神似躺倒的華山,不由心中一動。

    心動神動,身體如響斯應,眨眼之間就已經來到石塊之上,隨著石塊一道向上飛起。果然,還真是一塊神似華山的巨石,而且雖然裹著一層烏黑的汙泥,但是依舊能看出來汙泥之下,有著點點金光。林曉大袖一揮,這是道門嫡傳的”袖裏乾坤“之術,一揮之下,已經把巨石收在袖子中。然後,林曉身體一晃,就在地穴中消失不見,在看到林曉的時候,就是華山東峰朝陽峰了。

    要寄托五嶽真型,僅憑林曉的觀想也是不成的,一樣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人和倒是不必太過在意,不僅此時華山依舊在樓觀道的輻射範圍之內,而且此時睡仙人陳摶就已經在華山定居——烈火祖師在華山立道場,那是在陳摶老祖飛升九天仙界數百年之後的事情了。華山範圍雖大,但是還真沒有幾個宵小之輩敢於作祟,所以人和是沒有問題的,最多就是會有天魔來臨。

    對於林曉來說,天魔這玩意是來多少滅多少,那可是五髒神明最喜歡的食物!天魔的手段,不外乎是挑起修行人的七情六欲,萬般念頭,所以要度過天魔劫,都要一念不起才能度過,但一念不起,心神空明又怎麽比得上林曉修行《黃庭經》所得的周天神明以天魔為食糧!一個是不搭理,使其自敗,一個是吃掉你,助長自身道行,哪一種對於天魔來說更為可怕,就不言自明了。

    不過話說回來,自從中古之後,人間的修行人能直接以《黃庭經》入道的人,幾乎沒有,不是玄門道祖不願意弟子們修行《黃庭經》,而是自封神之後,無數道門弟子就不再常頌《黃庭經》,道法自然了。而近古之後,道門傳承裏也就隻留下了《黃庭經》的經文經義,修行之法卻是近乎失傳了。再一個,以《黃庭經》入道,往往不甚看重道法、法寶這些外物,也就是更不得後世修行者的青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