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老爹的感歎也好,苦笑也好,對於林曉來,都跟沒有發生過一樣,因為此時的三體式入門之後,林曉就覺得渾身上下一陣暖洋洋的感覺,不僅一點不累,還有點飄飄欲仙的感覺——就是感覺身體一陣一陣的往起瓢的感覺,用老爹林墨生的話,那就是林曉的氣血開始歸攏,不再散漫了。對於林曉來,這就是好事一件,不用林曉他媽擔心。

    於是林曉就開始了他真正習武的曆史。

    從十五歲到了今的二十八歲,已經十三年啦。從初入門徑,明勁、暗勁,就是進不了所謂的化勁的門檻。不過林曉也不著急,因為現在的林曉是一家大學的曆史講師,還是很受學生歡迎的那種,按學校的法,新學期開學,林曉晉升副教授已經是手掐把攥的了。

    二十八歲的副教授,很不得了了,這裏邊少不了林曉老師的幫忙,也少不了老爹林墨生的影響——林家在四九城有一棟占地麵積超過三千平米的四合院,就知道林家的厲害了,雖那時那一段曆史時期後,國家歸還給老爹林墨生爺爺的產業。

    在四九城,如果沒有一棟足夠大的院子,讓林家老老少少練武,早就被人發現他們家竟然身上還有功夫呢。老爹林墨生現在是一家公司的老總,經營的是祖傳下來的中藥成藥,據能和孫祿堂老爺子學武,結緣的就是林家的藥鋪。

    過去練武的人都少不了受個傷啊啥的,林家做生意很講究,所以一來二去就和孫老爺子成了朋友。那個時代正是亂世,學些武術,對於防身來,比什麽都重要,所以林墨生的爺爺的老爹就拜在了孫老爺子門下。可能林家的人都是練武的才,跟在孫老爺子跟前一直到老爺子去世為止,十餘年時間是盡得真傳。

    但林家畢竟還是中藥世家(中醫、中藥不分家嘛),不是純粹的武林中人,孫老爺子去世之後,和老爺子當年的子女、弟子們也就漸漸沒有了聯係,抗戰爆發,林家老爺子帶著一幫子家眷就回了山西晉北老家,倒是因為一手的中醫,結下了不少的緣分。

    日本投降以後,老爺子又帶著子女回到了四九城,自家的老藥鋪也再次開張。不過戰爭時期,經營艱難,少不了和國民黨的特務打交道,因為中醫中藥的緣故,特務們也不好得罪醫生,林家老藥鋪到成霖下黨的一個安全據點。

    解放以後,政府開始搞公私合營,老爺子是第一批讚同的,林家老鋪後來就是同仁堂合並了,林家也就成了同仁堂的一名職員。

    後來就是老爺子年老去世,家裏情況不太好,然後走後門去當了解放軍,家裏的情況就好了一些。

    在後來就是中國進行了一場翻地覆一般的改革開放,到了2000年林墨生出生時,家裏已經幾乎恢複了舊觀——林曉的爺爺沒有參軍,而是利用自家的老藥方子,從新開始恢複了林家的老藥鋪,托鄧公的福,林家的老藥鋪一步步發展成擁有資產上十億的醫藥公司,主營的還是當年的老藥方子,跌打損傷為主的外用藥,所以即使一直不溫不火,但是在中醫中藥界也有不俗的影響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