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你的。”林三歲被氣笑了,“經常聽到一句話,有錢人就一定快樂嗎?對,有錢人的快樂你都想象不到。其實應該再補充一句,有錢人的痛苦,你也想象不到。”

    林三歲的名原本叫三少,三歲時,父親林星河,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希望三少永遠保持三歲時的童真和開心,從此林三歲的大名就固定了下來。

    實話,他一點兒也不喜歡自己的名字,長大後,有好幾次想要改名都被阻止了。父親在公司和家裏都是一不二的權威,從來不允許有反對意見,如果誰敢對他的決定有一絲懷疑,他會用盡一切方法讓你臣服,對,就是臣服,就是服軟,就是讓你絕對地服從。

    出生於1956年的父親,當過兵,轉業後當工人,後來提幹,又下海經商,還愛好文學寫過詩歌,等於士農工商都經曆過。由於經商後在房地產行業的巨大成功,父親養成了自以為是自高自大的個性,將他在商業上的成功推而廣之,認為他在方方麵麵都高人一等,不管是文學還是商業,他都可以成為頂尖的行業精英。

    父親的公司步入正規後,他的空閑時間多了起來,就開始了寫作和書法練習。周圍的人都盛讚父親的作品文學性和藝術性極高,書法更是頗有大家風範,但在林三歲眼中,不過是入門的粗淺之作,登不得大雅之堂。

    可惜父親過於固執並且自信,將身邊人言不由衷的恭維當成了真話,不但自己花錢舉辦了一個書法展,還自費出版了幾本書。書法展就不用了,參觀者寥寥無幾不,有限的一些欣賞者要麽對父親的作品嗤之以鼻,要麽提出善意的批評,傳到了父親耳中,父親氣得大罵對方不懂欣賞沒有品味,並且大病了一場。

    出版的幾本書更是無人問津,隻印了幾千冊,自己全部回購,擺放在家中,用來送人。每次送人,父親都會鄭重其事地簽上名字並且蓋章。結果後來父親在舊書市場以及廢品收購站發現了他送出去的大部分簽名書,又氣得病了一場。

    一個過於自負並且自信的人,往往會心胸狹窄,容不別人對他的半分不敬和挑剔。但文學和書法偏偏又都是仁者見仁的行業,肯定會有不同的聲音發出。父親習慣了在自己的商業帝國作為帝王一般的存在,聽不進任何反對和批評的聲音,哪怕是雜音也不行。

    林三歲始終是父親的雜音。

    長大後的林三歲,對父親過度自信的作派很是不滿,不滿還源於父親對母親的壓製和輕視。盡管母親比父親更有才華更有見識,但父親卻總是認為母親頭發長見識短,隻配當家庭婦女。不但在公司事務上不讓母親插手,連在家庭生活中,母親也沒有什麽發言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