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創意思考中心主任李察·博爾說:“孩子缺乏思考力,父母應負七成的責任。”可見父母對子女的教育背負重大責任,同時也別小看自己的力量。

發明大王愛迪生和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前英國首相邱吉爾,幼年時在學校均被視為低能兒、白癡,後來是由母親或家人帶回家教育,給予更多的關懷和鼓勵,並加以引導,使其發揮出了應有的潛能,最終取得舉世注目的成就。

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父母將孩子送到學校,並不會認為自己責任已盡,孩子的學習就全靠老師了,家長還是會抽出一定的時間、精力,隨時關心孩子的學習狀況。在這方麵,有些家長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一、及時與學校聯係。開家長會時,每次必到,即使不能參加,事後也必須補上。而平時也經常到校了解孩子各方麵的情況,並把孩子在家裏的情況及時跟學校反映,比較全麵地和老師做雙向溝通。

二、做孩子的得力助手。在學校的學習主要靠老師,孩子回到家中,家長就成了孩子的老師、得力助手,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中的困擾,更主要的是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動腦,學會各種各樣的學習技巧。

三、正確評價。心理學證明,對於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表揚比批評見效,批評比沒有評價見效。一位心理學家也說過,每當他成績不好,母親就告訴他:“你的實力不隻如此,還有很多未發揮的潛能,加油吧!”通過母親的鼓勵,他竟成為全班第一名。

四、生活上多關心。孩子正處於長身體的階段,家長對於孩子的飲食起居,一定要多照顧,使孩子能夠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學習。這自然是生理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通過家長的關心,使孩子的心理產生一種愉悅的感受,在學習上就會有促進作用。但要注意不要一切都是包辦代替,什麽都不讓孩子幹,絮絮叨叨,沒完沒了,一會兒“吃吧”,一會兒“喝吧”,一會兒“冷嗎”,一會兒“熱嗎”……這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其實,孩子能獨立完成或有充足時間完成的事情,就不要包辦代替,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吧!

五、提供豐富的生活內容。孩子之間智力素質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少兒時期生活內容的豐富與否,明智的家長總是讓孩子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開闊眼界,多見世麵。

【親子樂園】

測一測:家庭鼓勵孩子學習與否測試

以下有10個命題,如基本肯定計1分,否定則計0分。

1.在家中,每個人都安排一定的家務。

2.全家人都有固定的學習時間。

3.做功課比閱讀和娛樂更重要。

4.孩子出色完成任務時,公開予以表揚。

5.給孩子安排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