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十二)

故事聽到了這裏,池染真的要崩潰了。

它仿佛無窮無盡。

那個一次次回到過去的時間行者,可悲而又可憐。

這是……池染第一次對門那邊的人產生了陌生感——那些人就是未來的自己,從銅門打開的一刻,他們就以同樣的眼光看著另一頭的‘過去’,如同鏡子裏的億萬個‘我’,他們很熟悉,神態、動作、語氣,乃至於腦子裏的想法,都很熟悉。

因為,他們就是……我。

可隨著故事的慢慢推進,他們不再如此親切了。

故事算得上是驚心動魄麽?

算得上吧。

可自始至終,他們表現得很平淡,就那麽無波無瀾地從頭講到了尾,臉上沒有什麽多餘的表情,除了冷漠就是在嘲諷地笑。

他們,在嘲笑誰?

亦或是用一種更簡單明了的說法,他們,究竟在做什麽?究竟想做什麽?

白袍先知獲得了穿梭時間的能力,一次次回到過去想要改變某些東西,在這個故事中,他們想要改變的是阿卡麗死亡的命運——這是他們在做的事情。

可為什麽呢?

為什麽非要改變阿卡麗死亡的命運呢?那關他什麽事?

啊對,這個問題問出來真是三觀不正,當你有能力有機會時,想要拯救他人需要理由麽?

不需要,池染相信人性本善,拯救阿卡麗的確是在做善事,池染也相信‘我’最初是抱著一種善意的心態去做這些事情的——或者說摻雜了善意。

曾有這麽一種說法:我們之所以推崇的善,是一個對比的結果,因為我們都害怕別人對自己做不利的事,但是從根本利益上來說,自己也會希望得到好處,哪怕是做一點壞事,可作惡又和內心的恐懼相互衝突。

所以行善和行惡對比後的最終結果就是‘善才是對的’。

行善未必會有回報,行惡卻一定會有成本,兩相對比之下其實都劃不來,所以這世上善人惡人都是少數派,大多數人非善非惡,他們隻是些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著客觀利己主義的高等動物。

而回到過去,改變了善惡的性質。

你可以隨時讀檔重來,所以行善必定會有回報,行惡一定沒有成本。

白袍先知行善,不,應該說所有人行善,內心都渴求行善所帶來的回報,也許是有意識的渴求,也許是無意識的渴求,這個回報名為‘道德滿足感’,通俗來說就是‘做好事讓人快樂’,可最關鍵的地方在於,行善是否能得到回報是未知的,任何人都不能確定自己做善事能成功。

當行善一定能得到回報時,它就不叫行善了,它叫道德投資。

可成為時間行者之後,白袍先知的世界已經沒有善了,因為所有善都會變成道德投資,所以他才如此癡迷於拯救阿卡麗,因為……他失敗了,而且不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