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候,正是秋風颯爽的時候,一陣風刮過樹林,枝頭搖曳,黃葉漫;五千人馬都是老兵,大隊人馬前行,馬蹄作響,不見塵頭飛起。軍隊在田野中前進,宛若一條長龍,帶著彌漫不斷的塵土直奔蔚州;楊誌收回思路,打破了尷尬:“韓滔,現在中山、河間差不多已經全部是金人的下,金軍南下是必然的結果,汴梁不安全,就算不肯來雲中,最好讓他們去江南落腳,要是需要的話,回頭朝朱武支一筆錢。”

    韓滔把這話聽進去了,曉得楊誌不是在亂,楊誌自己沒有過來的家眷全部在江南,於是點頭:“我知道了,打完這一仗我就安排。”

    楊誌想起朱武在推演的時候的話,馬鞭指了前方人馬行列,便向身後的王定問道:“金人斥候厲害,若在高處張望,前後數十裏的軍馬行動,估計瞞不住對方。我們出發倉促,需要與蔚州軍隊合做一處,你在河北與金軍東路軍交過手,他們的戰術如何?”

    王定幾個月來跟隨韓滔出戰和平日練兵,已經熟悉了滄浪營的戰法,頷首:“河北主要軍隊鬆懈,尤其收複燕雲以後,更感覺不訓練也不礙事,在和金軍作戰中,根本沒有象我們這樣的撒網偵查,差不多是到了哪兒就是哪兒。所以以多敵寡,卻往往失去先機,加上戰鬥力不堪,差不多是被對方各個擊破。”

    楊誌頷首:“種師中大軍已經殺入定州重圍,卻不敢死守定州就是這個原因,怕孤軍被困城中,外麵再無援軍,還不如撤回來從長計議。我們這次出兵其實就是圍魏救趙,隻不過救的是大同府還是大名府,就要看吳乞買的決心。”

    金軍將大名府、滑州等地還給了大宋,現在大名府就是抵禦北方的第一道屏障,吳乞買要是決心大,不顧雲中的勝負,全力南下,楊誌隻能周旋於大同府;除非吳乞買誌在必得,楊誌才會考慮是不是出太行山,和楊惟忠、王坪一起征戰河北。

    戰馬狂奔,不到兩個時辰,大軍已經出了應州境界,轉向西南便是蔚州;楊誌早在兩前就派人報信,行不多遠,斥候就匯報,蔚州兵馬都監宗穎帶著五千騎前來,隨行的將領是秦光弼、陳淬、王孝忠等人。雙方見麵,宗穎向楊誌匯報:“張知州已經率領大軍移至飛狐縣,讓我來接應總管,為了防止金軍搶掠,已經將附近百姓移到縣城,路邊的村莊基本上沒有人,隻是些空寨子。”

    楊誌特地去路邊莊院觀看,百姓確實逃得聲影俱無,很多人家的細軟什物、柴草雜糧都狼藉在屋內,隻有一些野狗在牆角下嚎叫。楊誌點頭:“既然如此,金兵前來的時候,必有糧草車仗在後隨行,我們以少擊多,隻有去燒劫他的糧草卻是事半功倍。隻是你要派人回信張知州,河北現在金軍之手,他們很可能從飛狐道襲擊飛狐縣,所以我們隻能各守一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