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彥考慮到了太原的情緒,所以做了一個備案,這樣潞州既是河東的軍政所在,也是抵擋金軍的第一道防線;張孝純暗笑李邦彥盤算得好,隻要自己答應了,千古罪人不,還把所有的包袱接了過來,張孝純搖頭:“路大人,此事你我現在都做不了主,你把聖旨完吧,是不是還要把楊誌、詹度、鄆王送到金國去?”

    從汴梁出發前,李綱就過,文伯虎能跑去江南報信,肯定也有人來太原、雲中通消息;路允迪在心裏暗暗感慨李綱真是個烏鴉嘴,苦著臉問:“張大人都知道了?”

    張孝純同樣苦著臉:“楊誌已經知道了,是他告訴我的,我估計詹度也知道了。楊誌、黃迪的大軍就在祁縣,祁縣離太原不過一百五十裏地,楊誌一萬多騎兵,半日可到太原城下,路大人,你認為城中的百姓會歡迎楊誌進城,還是歡迎完顏婁室進城?”

    這還用嗎?王稟的態度在這裏,肯定是歡迎楊誌進城,路允迪回頭望望一直沒話的滕茂實:“楊誌這個人果然算無遺策,既然如此,也不隱瞞兩位大人,鄆王應該是得到消息了,李相達成協議的當,樞密院的文伯虎就闖關而去,煙花信號傳出兩百裏。可是金人現在已經得到消息,鄆王趕不到太原來。”

    張孝純搖搖頭:“路大人,這樣的事情如果沒有人通風報信,金人怎麽會知道?這盤棋兩邊都下得太大了,張某一介書生,誓與太原共存亡,其他的事不問。道不同不相與謀,你們走吧。”

    路允迪為官二十載,不是無能之輩,聞言拱手道:“大人既然心意已決,本官告辭,皇命在身,我還要去應州、蔚州。”

    張孝純勸了一句:“楊誌、宗澤都是堅韌之輩,絕不會俯首聽命。”

    路允迪歎了一口氣,沒有再任何話,告辭離去;隻是路允迪和滕茂實到了祁縣沒有見到楊誌,兩人和隨從被黃迪扣了起來,等楊誌回來再。黃迪是知道楊誌做什麽去了,楊誌悄悄地進了太行山,去打聽鄆王和金人的消息了;所以黃迪做好了完顏婁室北上,自己就撤到代州的準備。

    鄆王趙楷沒想到自己一路上如此順利,朱智卿帶著神霄派的人搶先一步占據潤州渡口,搶了船隻隨他們五百騎過江,金陵城外曹千裏帶著漕運的官員和幻劍宗已經準備了一千匹馬,八百人差不多一人雙騎穿過應府。整條撤離的路線都是趙楷和曹千裏早就設計好的,沿途的官員都被用種種手段,隻有潤州是在童貫的眼皮子底下,才讓朱智卿出手。

    奔走千裏,趙楷最擔心的就是許州和鄭州,這都是開封四周的重鎮,不知道駐紮著多少勤王的軍隊;可是到了許州,趙楷才發現自己多慮了,京西路亂成一團,開封為了讓二十萬勤王的大軍撤走和護送完顏宗輔撤退,將四輔的軍隊差不多調空了,地方上的官吏根本不知道趙楷等人是官軍還是勤王的大軍,沒有人上來過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