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對出任應州知州沒有異議,宗澤在蔚州,李綱坐鎮幽州,金人就算南下,也不會那麽輕易得手;至於西邊的朔州,楊誌相信,換誰在那裏,現在都能擋住西夏的進犯,在整個北方,需要注意的變數就是郭藥師和張覺這兩個變數,楊誌經過蔚州的時候,和宗澤談了一番,提醒宗澤注意蕭幹和郭藥師。

    

    宗澤很奇怪,楊誌在這次北伐中,可以狡智如狐,要功勞,絕對排在第一;現在大局已定,對蕭幹擔心宗澤能理解,但是對郭藥師擔心,宗澤總感覺楊誌肯定知道一些不為人知的情況。宗澤還是相信楊誌人品的,相信楊誌不是因為封官而造成的不滿,故意生事,宗澤於是含蓄地問了一聲。

    

    楊誌自然不會自己穿越而來,知道郭藥師日後是宋朝的大患,隻是淡淡地解釋:“怨軍家破人亡,對於官府沒有認同感,而第一次殺入幽州的那個奇怪命令也沒有找到發布的人,我有些擔心,畢竟雲燕的漢人也不是個個認同大宋,在幽州那麽多官員要去金國,就是利益所在,不是自己是雙龍會的人,就是家族在金國境內。”

    

    宗澤點頭:“現在看,當初協議中不許,互相收攏人就是我們的失誤,好在你提醒先抓了高企弓他們,有了談判的本錢,換回平州以東和歸化州等地願意回大宋的人。你放心,我會密切注意那邊的情況,蔚州與應州相連,有事立即飛報。”

    

    兩人都沒破,但是都認定那個下令殺盡契丹人和奚饒命令就是郭藥師下的,可能是為了泄憤,也可能是為了其他原因;宗澤的意思也很明確,應州、蔚州兩地互相支持,就算出了什麽意外,他們也能應付得了。

    

    楊誌對宗澤絕對相信,這個人不僅有能力,而且有擔當,比李綱要強了不少,另一個時空中,如果宗澤遲死幾年,興許宋金博弈的結果都會有所改變;不過楊誌在朔州還是逗留了半個月,關鍵在朔州守將的人選上,李綱、譚稹、郭藥師三人爭執不下。幾經爭議,最後任命朔州地方大豪韓正為朔州團練使,築固疆等五堡招募蕃兵;譚稹的愛將李嗣本為朔州兵馬都監。

    

    朔州知州王淵名義上掌管武、朔、寰三州,實際上能指揮的軍隊就是武州的兩千駐軍和本部五千人馬。王淵的五千人馬大半新兵,一開始同意譚稹的安排,是想把楊誌的滄浪營留一半在朔州,但是種彬和宗穎帶走了五千人後,楊誌的編製也是不足,隻留下不願離開朔州的一千多人。

    

    楊誌到了應州後,命朱武、張三、孔彥威三人分別在金城、渾源等三縣任縣令,實際上就是準備一心發展金城的經濟,至於渾源、河陽兩縣,楊誌隻準備當作軍鎮處理。金城有戶八千,大多數耕種的農民;渾源縣有渾源川,五千戶居民大部分是牧民,縣城裏隻不過七百戶;河陽縣就更,縣城就是一個三百多戶的土圍子,九千多牧民分布在渾河南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