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的勝利就是一顆救心丸,讓宋徽宗心情轉好,一麵下令獎賞折可存等人,一麵差不多全盤接受了鄆王趙楷的建議,將楊誌、宗澤等饒代字全部拿掉,下令設立雲中西路,以雲州為路治,鄆王趙楷兼太原雲中節度使,種師道為鎮國公、雲中路轄鈴、總管雲中軍馬,宗澤知大同府,楊誌知朔州,王坪知應州,黃迪知蔚州,耶律瑞賜姓楊,知寰州。

    

    不過對於曹千裏出任雲中西路轉運使,宋徽宗沒同意,任命李綱為雲中西路轉運使;大臣們都明白,皇上這是急著往雲中摻沙子,鄆王趙楷要是真的手握十萬雄兵,還是有人會不放心的。王黼沒吭聲,張邦昌質疑楊誌一下子知朔州是不是提升的幅度太大,方瓊毫不客氣地答道:“楊誌進士出身,這次又屢立大功,知朔州正合適。”

    

    方瓊有點偷換概念,但是張邦昌不能在大殿上武進士不算進士,那樣兵部和宋徽宗都不會答應;張邦昌也明白,楊誌這次立下的戰功太大,不管是幽州還是大同,所有的硬仗都是滄浪營打的,張邦昌隻能轉向李綱:“李大人,你的看法?”

    

    李綱認真地:“我認為沒有問題,西北多少武將字都不識幾個就知一州,何況楊誌素有才名。”

    

    剩下的人都不再什麽了,誰要是出頭楊誌的學問不夠,李綱如果順口就要求那個人做幾首和楊誌水平差不多的詩詞,大部分人心中都沒底。太子趙桓狠狠地瞪著李綱,他有點看不懂自己的這個心腹,這不是幫著趙楷在增長實力嗎?

    

    李邦彥出列道:“曹千裏已經在回來的路上,要不然等他到了,再問問詳情。”

    

    李邦彥是怕宋徽宗一口氣給的東西太多,曹千裏到的時候還得加碼,另外兩位宰輔張邦昌、白時中都出言相勸,宋徽宗才決定暫時散朝。太子趙桓下殿以後就找到李綱相問,李綱看白時中跟來,不卑不亢地:“太子,你應該看到大同府勝利的意義,這件事傳出去,民間必定沸騰,我們要順勢而為,民心不可違啊。”

    

    太子趙桓猛然醒悟,現在還是父親宋徽宗在位,宋徽宗為了自己的聲譽和抵銷雄州大敗的影響,也會把鄆王趙楷的勝利大肆宣揚;自己要是做什麽相反的事情,除了會惹宋徽宗不高興,也會被百官和士林詬病。趙桓臉色頓時緩和下來:“李綱,本王是一時沒反應過來,不要往心裏去。”

    

    李綱連忙道:“這是微臣的責任,太子放心,微臣會把朝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到了雲中心中自有分寸。”

    

    李綱這是告訴太子趙桓,他的立場不會改變,假如鄆王趙楷等人真有犯法的事,他李綱是不會留情;趙桓和白時中對於這一點毫無懷疑,李綱就是一個堅守原則的人,不要鄆王趙楷,就是太子趙桓犯了事,估計李綱也不會放多少水。

    

    消息傳到後宮等處,是有人高興有人愁,康王趙構是屬於比較高心一個,特地跑去和趙纓絡、趙多富兩人;趙纓絡笑著:“九哥,三哥把瘊子甲和戰馬給你送回來後,你就沒過他和楊誌的壞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