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忍不住搖搖頭,太子趙桓雖然是長子,比起三兒子趙楷差遠了,趙楷自小聰明伶俐,琴棋書畫皆有所成;趙楷曾經偷偷地參加了重和元年的科舉考試,由於文采非凡,竟一路披靡,進入了殿試,奪得了頭名狀元。發榜後,趙楷將實情告訴了徽宗,徽宗高興之餘,怕天下士子說閑話,就把當年的第二名王昂提為狀元。

    也有不少馬屁精裝作無意時幫趙楷說話,認為趙楷比趙桓更加適合繼承大統,可廢長立幼是皇家的大忌,宋徽宗既擔心隋煬帝楊廣那樣的變態,也擔心出現玄武門那樣兄弟相殘的悲劇,所以死死地一句話都不說,不給趙楷一點指望。

    五更的梆子敲響,楊誌在屋頂坐了起來,一邊看著黑夜中亮起一顆白色的星星,一邊聽著樓下的動靜。房間裏的老人已經咳嗽了一晚上,還有那對趕豬夫婦的低低商議聲,決定今天趕五頭豬進城;這對夫妻都是以販賣生豬為業的人,每天從附近的村莊裏收豬,然後再送到殺豬巷,掙得就是其中微薄的差價。

    快要到夏天,房間裏很熱,必須開著門窗睡覺,好在汴梁的治安不錯,雖然不會是路不拾遺,但是也無需擔心有什麽歹人闖進屋子。豬圈離住所比較遠,不需要擔心那種臭味熏到屋裏的人,隻有風特別大的時候,氣味才會飄過來;楊誌看女主人跺跺腳去了豬圈,曉得自己需要開始行動了,立即溜下了屋頂。

    楊誌的衣服已經換成農民的裝束,和這一代的趕豬人差不多,生長在殺豬巷,跟著囂四娘父親多次來過這裏,楊誌很清楚這些人的習慣。夜很黑,道路上不一會就擠滿了趕著豬羊的小販,還有運麥麺的車隊,都是從各個村莊出來的,獨輪車、太平車、驢車混在豬羊中,浩浩蕩蕩地朝汴梁城而去。

    楊誌根本不需要做什麽,隻需要安安靜靜地走在驢車的隊伍裏,看上去就像一個準備幫忙的新夥計;城門口開著專門供商販入城的側門,四個老兵睡眼蓬鬆地站在城門口,根本不管進城的是什麽人,隻有十來個收錢的稅吏,在人群中忙得不亦樂乎。這些稅吏的眼神全部在貨車和牲口上,對人不感興趣,每每看見車輛隨口報個價錢,如果是熟人,連問都不問。

    楊誌想象過進城容易,但是沒有想到這麽容易,楊誌走進西通門,微微鬆了一口氣,轉過瓦子,已經可以看見在忙碌的藝人;再往南走就是殺豬巷,和殺豬巷南的東西兩個教坊區。殺豬巷熟人太多,楊誌不敢停留,一路走過在路口向東,到了麥秸巷狀元樓。

    興許是文人雅士多風流的緣故,麥秸巷裏除了狀元樓和三個茶坊,其他的都是青樓,大大小小的青樓,舉目道路兩邊都是煙月牌,即使到了這個點,依舊沒關門,用青布幕或者斑竹簾擋著門口,有的碧紗窗裏透出來紅燭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