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秀清道:“你研究了整整兩,應該更有心得,應該你我聽。”

    金雲飛道:“其他因素,我還在考量,但有一個重要因素,我已經找到了。以前呢,咱們是按照製鞋過程中的每道工序,來區分和劃分各個車間。什麽切料車間、輔助車間、鞋幫車間、鞋底車間、抓幫車間、包裝車間……等等。拿秋鞋為例,老一套的辦法,平均日產量最高是人均三十三點五雙。”

    “不錯,大家都是這麽做的,所有的規模企業沒有例外。”

    “那三妹的改製就是一個創新。她把全公司的所有車間進行重新整合,除了鞋底車間和質量管理部門,全公司劃分為九個分廠,分廠下麵不再設車間,而是直接麵對員工。這招妙,這招妙啊。”

    “妙在何處?”

    “一妙,通過獎金掛鉤,讓九個分廠形成了競爭,提高了生產效率。二妙,形成了以分廠廠長為首的承包責任製,提高了管理層的實際地位,更有利於發揮他們的作用。三妙,由各分廠直接挑選員工,更有利員工的團結,也更有利激發他們的主人翁精神。”

    “嗯,目前看來,三妹的這個措施確實很好,今年的秋鞋日產量,人均達到了三十六點五雙。”

    金雲飛道:“以前是三十三點五,現在是三十六點五。老婆,你別看了這兩個數據的差距。每每人多產三雙,咱們有一千人,就是每三千雙。今年的秋鞋季約一百八十,等於是多產了五十四萬雙鞋。”

    嶽秀清道:“我也算過了。五十幾萬雙,每雙利潤兩元多,加上咱們自產鞋底,原料大多是出廠價,總計下來,咱們相當於多賺了兩百多萬。如果加上涼鞋季,三妹的這一招,等於讓咱們多賺了三百萬。”

    金雲飛笑了,嶽秀清也跟著笑了。

    “老公,所以你很慷慨,給三妹兩口子加了百分之五的股份。百分之五的股份,今年的分紅也才一百二十幾萬。三百萬減一百二十幾萬,嘻嘻,老公你還是多賺了一百七十多萬呀。”

    “嗬嗬……老婆,帳不能這麽算。”

    “那應該怎麽算呢?”

    “我是老板,三妹她再怎麽折騰,到底也是給我打工的。不給我這個老板賺三百萬,我又怎麽可能給她一百二十幾萬呢。飲水思源,三妹還是要謝謝她的大哥。”

    “得,又變相的吹捧自己了。”

    “嗬嗬,老婆啊,你有沒有發現你老公的又一個大優點?”

    “什麽大優點?”

    “伯樂。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三妹她是人才,諶浩軒也是人才。可要沒我這個伯樂,他們能成功嗎?”

    “有點道理。那麽請問伯樂,你對兩位人才的研究,還有沒有其他的發現?”

    “有,還很多呢。”金雲飛道:“我僅舉兩個方麵。一是耗電量。今年的產值,比去年增長百分之十三點五。而耗電量,卻比去年下降了百分之三點七。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三妹的精細管理法非常成功。”

    “那另一個例子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