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二十二個鞋樣,男鞋六個,童鞋七個,女鞋最多,共有九個。

    被淘汰的鞋樣也有用處,金雲飛讓倆姑娘做第二次設計,進行綜合和調整,設計出第二套鞋樣作為備用。

    金雲飛問三妹,“三妹,你打算如何安排秋鞋的生產?”

    “大哥,這得聽你的,你不是你有大招嗎?”

    稍做思考後,金雲興道:“七月初,在繼續生產涼鞋的前提下,開始秋鞋試產。八月初,開始秋鞋試銷,爭取在八月中旬結束涼鞋生產,同時開始秋鞋的全麵生產。在銷售方麵,要爭取在八月底前,讓咱們的秋鞋布滿長江以北的所有市場。”

    三妹道:“這與往年的安排差不多。大哥,你的大招呢?”

    “你別急麽。”金雲飛問道:“大家想一想,咱們討論了秋鞋的鞋樣和定型及生產安排,還有哪個環節沒有討論?”

    大妹道:“還有價格沒有討論。”

    金雲飛點了點頭,“婷,姍姍,你們計算過新鞋樣的成本嗎?”

    李姍姍道:“我們初步測算過,童鞋的成本是每雙七元五,女鞋的成本是每雙十元五,男鞋的成本是每雙十三元五。”

    謝婷補充道:“誤差是每雙正負零點五元。”

    金雲飛問嶽秀清,“老婆,咱們的雲飛牌鞋,屬於名牌產品,你認為定價多少合適?”

    嶽秀清道:“老規矩,既然是名牌產品,當然定價要高。我建議,童鞋十一元,女鞋十五元,男鞋十九元。”

    也就是,童鞋的利潤是每雙三元五,女鞋的利潤是每雙四元五,男鞋的利潤是每雙五元五。

    其他人都在點頭,表示同意嶽秀清的定價。

    這個利潤,除了不包含次品和浪費,基本上是純利潤,至於利潤率,放在二三年前,並不算高,但擱在不景氣的現在,就有些偏高了。

    行有行規,業有業矩。經過十餘年的發展,溫林鞋基本上形成了五個檔次。

    最高的一檔,當然以金雲飛的公司為代表,全市不到五家,產品質量好價格高。

    二檔以於克非的九鼎公司為代表,大約有十幾家,同樣的鞋,價格要比一檔的低一元左右。

    三檔的鞋企較多,也算是上規模企業,像金雲飛另外兩個鄰居,李騰雲和譚炎燈,還有二弟金雲興和那幾個朋友,都屬於這一檔。他們的規模在一百人以上,同樣的鞋,他們的定價,要比金雲飛的鞋低一元五到兩元五。

    第四檔,是那些幾十人的鞋廠,全市約有兩百五十家。這些廠規模不大,但生存能力強大,做的都是手工鞋。他們以仿製大廠的鞋樣,然後以低價銷售的方式為主,價格要比金雲飛的鞋低三元以上,甚至會達到四元。

    第五檔,就是大量的個體戶,全市至少在一千五百家以上。白了,個體戶就是家庭作坊,一個家一間房,再雇一二十人,就是一個鞋廠。個體戶與規模企業相比,稅費低,也沒像樣的設備,員工工資也低,也有自己的利潤空間。

    個體戶的鞋樣來源,也以仿製大廠的鞋樣為主,但要規規矩矩的仿製,是沒有利潤的。他們主要是偷工減料,以次料代替好料,有的還用減碼法,就是縮鞋的碼數,以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