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社交焦慮障礙並不單純由一種原因造成,而是某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遺傳因素:心理學家發現,如果雙生子其中之一患有社交焦慮症,另一個也同樣易患社交焦慮症,這種相似性同卵雙生子高於異卵雙生子。事實上,社交焦慮症患者家庭成員中,患社交焦慮症的可能性是無社交焦慮症患者家庭成員的3倍,這幾乎表明社交焦慮症似有“家族性”傾向。

(2)腦部傳遞物質失衡:科學家發現,社交焦慮症與患者的腦部傳遞物質失衡有密切關係。例如,負責調控情緒的5-羥色胺在腦內濃度降低,或者另一種腦部傳遞物質多巴胺較正常人少,這些都可以使患者容易出現社交焦慮症。

(3)家庭環境因素:如果父親、母親或他們其中之一患有社交焦慮症,那麽,他們的孩子很可能會通過觀察父母親如何應對社交環境而受其影響,即成為社交焦慮症患者。另外,本身性格害羞、膽小、容易退縮,被父母過度保護或控製、經常被人嘲笑、欺淩、拒絕的兒童也比較容易患此病。

(4)重要經曆因素:對某些人來說,社交焦慮症始於社交過程中曾有過的一次經曆,例如,有非常嚴重的在公眾麵前演講恐懼的人,有時會回憶當初演講時體驗過的一種突如其來的焦慮症狀的暴發。

國外曾有人研究社交焦慮症的發展曆程為:

(習得性焦慮、遺傳因素、父母的過度保護→兒時缺乏適應能力的鍛煉) (父母的排斥或批評、令人難堪或恥辱的特殊經曆→預期性的焦慮)社交回避

由此可見,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易犯的錯誤,可能增加孩子長大以後患社交焦慮的可能性。特別是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不是無原則地溺愛孩子,就是由著大人的性子任意打罵(中國自古就有“不打不成材”的古訓)。其實,孩子若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患了社交焦慮症,就是再聰明,又何談成材呢?現在大家比較關注的素質教育及情商的培養,與重視及預防社交恐怖症的觀點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