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報告遞給杜立道之後,他還不停的念叨著“竟然是真的,真的不敢相信”之類的話,顯然他已經被海峰2型風力發電機的性能震驚到了。

    杜立道看著手裏麵的報告,不由的眯起眼來,一台1500千瓦時的風機750萬華元,加上配套設施,總造價大概在900萬華元左右,以目前的風電上網電價每千瓦時0.3華元計算,差不多三年真的可以回本。

    不過他更加感興趣的是雷神改性電池。

    “黃總你們風電技術是毋庸置疑的。”

    說完杜立道還比了一個大拇指,接著說道:

    “黃總,我們去看一看你們的儲電站吧!”

    “沒有問題!請跟我來!”

    黃豪傑帶著杜立道一行人,進入結石海灣一號發電站的儲電站之中。

    一排排二十米高的鋼筋混凝土平房出現在眾人前麵。

    “杜總,這裏就是一號發電站的儲電站區域,每一個儲電倉都有一千噸雷神改性電池,一共有三十個儲電倉,當然由於雷神改性電池的生產問題,暫時我們隻配備了三個儲電倉。”

    黃豪傑一邊走一邊介紹道。

    “一個儲電倉或者說一千噸雷神改性電池,可以儲存多少電?”杜立道連忙問道。

    “一個儲電倉可以儲電24萬千瓦時,當然儲電倉的電能,不過是為了方便調度,發電站的發電量,隻有一部分儲存在這裏罷了。”

    杜立道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儲電站的作用,不是儲電,而是調節電能的時空不均勻。

    去年(2016)華國全年發電量是6.14萬億千瓦時,平均每天發電量為170億千瓦時。

    隻需要建立儲電量在50億千瓦時左右的儲電站就可以了。

    這樣一來在用電低穀期,可以將多餘的電量儲存在儲電站之中,到了用電高峰期,則可以從儲電站之中調出電。

    這樣看起來是不是有一種多此一舉的感覺。

    實際上這樣做可以節約非常龐大的的電能,以及減少非常大的發電裝機容量。

    華國一天發電170億千瓦時,也就是說需要多達8億千瓦功率的發電裝機容量。

    實際上華國2016年的全國發電裝機容量是15億千瓦。

    為什麽出現這種狀況,主要是有3億多千瓦的風電和光電,這些不穩定電源必須配套差不多容量的火電站來調節。

    不然以風電和光電時有時無,時大時小的發電狀況來看,全國有三分之一的用電將受到嚴重影響。

    正是這些風電和光電的不穩定性,導致全國盡管有15億千瓦的總裝機容量,但是利用率卻隻有一半左右。

    如果推廣使用儲電站,那麽國內的發電裝機容量可以壓低到10億千瓦左右,就可以滿足全國的正常需要。

    參觀了三個多小時之後。

    意猶未盡的杜立道,開始盤算起來,如果要建立50億千瓦時的儲電站,至少需要2000萬噸雷神改性電池。

    而雷神改性電池的報價是5萬華元一噸,也就是說一共需要1萬億華元左右,加上其他配套設施,總成本不下於1.5萬億華元。

    當然黃豪傑已經承諾,如果他們下大訂單,一年之後價格可以給他們4萬華元一噸,三年之後價格可以下降到3萬一噸。

    當然這麽龐大的訂單,不可能由於杜立道一個人決定,國家電網又不是民營企業。

    這種規模的訂單,就算是國資委也沒有權利批準,需要國院和大長老親自批複。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