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鍾文勉到底年歲大了,武夫的困境就在於,拳怕少壯,當你年邁之後,自身氣血,也會必不可免地下滑。

    鍾文勉的槍,穿透了大皇子的甲胄,刺傷了大皇子,但卻沒能將大皇子給頂開,長槍長度上的優勢,沒能成功體現出來。

    反倒是大皇子胯下的貔貅,猛力一撲,壓倒了鍾文勉胯下的良駒。

    大皇子趁勢,一刀,捅入鍾文勉的胸口,而後,一攪。

    幹脆利索地,結果掉了鍾文勉的命。

    隨即,

    大皇子氣血一滯,

    昏厥了過去。

    突圍出去的乾軍見主將戰死,馬上反殺過來,想要搶奪鍾文勉的屍體。

    燕軍這邊見自家大皇子受傷昏了過去,馬上有人將大皇子帶上,同時,將鍾文勉的屍身也帶上,全軍交替掩護,不打了,往回撤。

    所以,

    這一仗,

    乾人勝了,卻一點都不像是個勝利者;

    燕軍敗退,

    但這敗得,

    倒是收獲頗豐。

    四年前,燕軍南下攻乾,或被抓或投降而來的乾國官兵,也有不少,其中,就有人是見過鍾文勉的。

    許文祖見大皇子為了殺這個人竟然付出了這麽大的代價,馬上請乾國降人出身的人來認屍首。

    很快,

    鍾文勉的身份“水落石出”。

    鍾文道的親弟弟,

    西軍上一代明麵上的二號人物,

    被斬殺!

    大功,

    大功!

    許文祖馬上起草折子,為大皇子向朝廷請功。

    他深知這位大皇子一直沒能完全走出當初望江之敗的陰霾,所以渴望每次立功贖罪的機會。

    隻是,這折子還沒寫完呢;

    新的一則消息來到了。

    乾國來三邊宣旨的欽差,沒能找到鍾文勉,那冊封其暫代三邊主帥的聖旨,自然也就宣讀不出來了。

    但,

    實則這道旨意從乾國中樞發出去後,在上京城內,其實已經不算是秘密了。

    隱藏在上京城內的燕國密諜司,馬上將這一則情報送了回去。

    乾國三邊統帥換人,無論是否是暫代的,都是緊急軍情。

    然後,

    許文祖忽然發現,

    大皇子斬的敵將,

    直接從敵方的一個將領變成了敵方的主帥……

    許文祖猶豫了一下,

    最後還是以“大皇子陣前斬殺乾國三邊主帥”的敘述方式報功呈送。

    不過,許胖胖也是個謹慎人,報功折子後頭,緊跟著“詳解”。

    大皇子畢竟是皇子,

    自己作為臣子的,先把台子搭起來,那叫政治正確;

    至於是直接以自己這個名義封賞還是冷卻處理,那就是陛下的心意了。

    報功折子送到燕京後,

    太子馬上領著趙九郎等一眾重臣再度來到了後園,為自己的大哥請功。

    姬老六明白,自己父皇那邊,隻可能比太子更早得到這份折子。

    而後,

    後園傳來消息,

    大皇子姬無疆,殫於國事,為國戍邊,斬乾國三邊主帥首級………

    一連串的封賞之後,是爵位。

    在第一次望江之戰戰敗後,大皇子身上的爵位近乎被一擼到底,雖然因為和蠻族公主的大婚,讓其享有著親王的待遇,但實則,大皇子身上的爵位,是空的。

    許文祖身上還有一個子爵爵位呢,如果不是皇子身份在那裏,大皇子見到許文祖還要行禮。

    按理說,立了這個大功,陛下也有大肆宣揚幫自己這個長子洗涮一下望江之戰戰敗陰霾的打算,也為姬家培養出一個能在外領兵打仗的自家人,應該順勢將王爵重新給回去。

    於情於理,都是合適的,畢竟蠻族公主也誕下了子嗣,當爹的沒爵,這孩子到底該怎麽算?

    人蠻族老蠻王將寶貝女兒送過來,你們燕國倒好,讓我外孫直接變白身?

    如果是普通大臣,其封爵倒是不必擔心蓋不蓋得過雙親,但皇子是嫡親宗室,不可能這麽不講究。

    然而,

    冊封聖旨裏,

    並非恢複了姬無疆王爵,

    而是侯爵。

    冊大皇子姬無疆………安東侯!

    朝野一時嘩然,這不是說爵位給低了,畢竟聽起來,侯爵比王爵差遠了。

    但實則如果是王爵的話,對於別人而言,對於異姓王而言,那是至高無上的榮耀。

    大燕立國八百年,

    異姓王也就兩位,一個鎮北王,一個靖南王;

    但對於大皇子而言,他是宗室,陛下子嗣,封王,本就是必然的事兒,事實上,人老早就自稱“孤”了,孤王孤王嘛。

    但這裏封侯爵,而且是外放領兵著的侯爵,政治概念就不同了,意味著陛下不想要自己這個長子回來繼續當這個擺設宗室,哪怕他娶了蠻族公主,其子嗣血脈已然受“汙染”。

    但陛下依舊想要自己的長子,可以獨當一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