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如先生所言,下想要大治,需要休養生息。”

    “若百家學宮設在鹹陽,這些人心有忌憚定然不會前來,但若設在桑海,桑海遠離權力的漩渦,這些人便能安然接受朕拋出的善意。”

    “桑海城是儒家大本營,下重歸我大秦,想必儒家已經瑟瑟發抖。”

    “張良舉旗造反,便是授以朕最好的口實。”

    “但朕聽先生之言,不欲與這些人爭一時長短,朕延壽三百,朕可以等下去。”

    “等到諸子百家之中的頑抗份子死去的那一,一年不成,那就五年,五年不成,那就十年,大不了用個一百年,朕總是能讓他們徹底心服口服。”

    “朕要讓他們知道,朕才是真正的命所歸。”

    陸鳳秋聞言,微微頷首道:”陛下此言,當浮一大白。“

    嬴政與陸鳳秋再舉杯,將爵中酒喝了個幹淨。

    嬴政平靜的道:“先生乃是有大神通者,若非先生,朕的帝國便已經分崩離析,這最後一杯酒,是朕敬先生的。“

    陸鳳秋道:“陛下之才,古今罕有,貧道不過順勢而為,隻是這世上沒有不滅的王朝,若大秦想要綿延下去,還要看陛下怎麽去做。”

    “陛下若是有心,不妨命人前往各處尋訪仙跡,貧道夜觀星象,總覺得這方地還隱藏著許多神秘的力量。”

    嬴政挑眉道:“先生可曾聽過蒼龍七宿?”

    陸鳳秋道:“有所耳聞,聽聞蒼龍七宿是指七個星辰,七個國家,七個秘密,蒼龍七宿的核心,曆朝曆代都是由各國唯一的繼承人掌握,傳誰掌握了蒼龍七宿的秘密,就擁有掌握下的力量。”

    嬴政微微頷首,道:”朕自一統下,便一直在尋找著這蒼龍七宿的秘密,但一直沒有找到。“

    陸鳳秋道:“這便是陛下放過陰陽家的原因吧。”

    嬴政道:“東皇太一必須死,但陰陽家不能滅。”

    陸鳳秋點頭道:“很可惜,貧道沒見到東皇太一,不然或許貧道可以看出點什麽端疑來。”

    嬴政沉默片刻,卻是道:“先生準備何時離開?”

    陸鳳秋道:“待貧道將諸子百家收攏之後。“

    嬴政道:“那朕便祝先生一路順風。”

    ……

    春夏之交,東海之濱,桑海城,晴空萬裏,海風吹拂。

    昔日秦滅六國,隻有齊國沒有遭受戰火的洗禮,選擇投降秦國。

    這一次,儒家聖賢莊二當家張良舉旗造反,楚軍被滅之後,張良依舊沒有選擇負隅反抗,而是乘船出海,遠離中土,齊魯之地亦是沒有遭受什麽戰火,便再度歸於大秦。

    同張良一起離去的還有農家神農堂堂主劉季。

    陳勝、吳廣建立的張楚政權滅亡之後,劉季還以為是自己的機會來了,滿懷誌氣的去收攏農家餘部,在張良的幫助下,甚至成為了農家新任俠魁。

    但好景不長,隨著項家軍的覆滅,單憑劉季的那些農家餘部還有張良、韓信的一些義軍根本獨木難支。

    所以無奈之下,劉季選擇和張良一起出海,遠走他鄉。

    昔日的聖賢莊,如今改換門庭,改為百家學宮。

    儒家成為百家學宮之中的一員。

    陸鳳秋在桑海城坐鎮,和諸子百家的眾人交涉。

    最終達成協議,將百家分為大學科,由道、儒、法、兵、農、墨六大派為學宮六大學科。

    其餘百家,諸如縱橫家、名家、陰陽家、醫家、雜家、家、煉丹家、商家等等,為學宮學科。

    各家都要派出至少一齲任學科帶頭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