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是生產力——李昌談鄧小平

    李昌,1914年生。原名雷駿隨。土家族。湖南永順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一二·九運動。曆任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清華大學大隊長、北平總隊長、全國總隊長,中共中央青委組織部部長,中華青年團體聯合辦事處副主任,中共興縣縣委副書記。1945年後任中共禮山縣委書記,豫鄂邊區黨委秘書長,棗陽中心縣委書記,中原民主建國大學教育長,晉察冀軍區第四縱隊第六十四軍政治部主任。1949年10月後任中共北京、上海、華東青委書記,全國青聯委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青年團華東團校校長,青年團上海市工委書記、華東工委書記,青年團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掃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全國總工會青工部部長。1953年後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黨委書記。1964年後任國務院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書記,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常委。1975年後,任中國科學院黨的核心小組副組長、黨組書記、主席團成員、執行主席、副院長、顧問。中共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第十一屆中央委員,第十二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第十二、十三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2010年逝世。

    “文化大革命”期間,“四人幫”在科技方麵大搞極左路線,搞得非常混亂。主要問題就是不承認自然科學的特殊性和規律性,用政治概念來代替科學規律,批判自然科學。第二,不承認科技人員、知識分子是勞動者,認為他們是資產階級學術權威。極左的康生對科技人員就不怎麽樣。他認為科技人員還不如一個農民貢獻大。科技人員從事的是科學研究,他不是具體搞操作的。如果你讓他實際操作,他不一定比得上農民。康生的這種一個科學家不如一個農民的說法是不對的。再比如搞“開門辦所”,不要搞實驗,完全否定科學的規律,這是很荒唐的。所以,1975年7月份前後,胡耀邦、我和王光偉被中央派到科學院去。

    經過一個多月的了解,耀邦同誌寫了一個工作提綱,澄清了一些錯誤認識,確立了一個方針。這個匯報提綱是胡耀邦同誌親自主持起草的,他親自定稿。第一稿第二稿搞好後,就送給小平同誌。小平同誌讓當時國務院政治研究室的胡喬木和主管科研工作的於光遠同誌修改。第三稿改完後就沒有什麽意見了。

    9月26日,小平同誌主持開會。華國鋒、李先念、紀登奎、陳錫聯、王震、胡喬木、於光遠、胡耀邦和我參加了會議。小平同誌對整個提綱是讚成的。他講了兩點。一個是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問題。既然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那科技人員也是勞動者了,同資產階級是兩碼事了。會後,小平同誌去問主席。因為附屬材料裏提到毛主席講過這番話。主席說,他不記得講過這番話。後來這個提綱就放下了,也沒有發下去。

    接著就是“四人幫”批鄧,這個提綱也算是“三株大毒草”之一了。因為毛主席沒有講過,為什麽說毛主席講了。實際上就是批唯生產力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