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然一聲,煙湧霞聚,星垂珠網!

    若有旁人在此,便可看見兩人中間迸發出耀眼奪目的光芒,沈嶠目不能視,竟單憑對氣勁的把握,破了對方布下的攻勢!

    從晏無師的攻擊開始,直到沈嶠破解,身處其中的人也許覺得過了很長時間,但於旁觀者而言,也許就是眨眼工夫的事情。

    晏無師見狀有些意外,但隨之而來的是臉上浮現出更濃的興味。

    他化指為掌,身形飄若浮雲,如魑如魅,又從不同方向印向沈嶠,給了他三掌。

    這三掌如山流海氣,淩空傾瀉,磅礴浩瀚,相比之下,晏無師之前的出手仿佛兒戲,直至此刻方才撕下文雅麵具,露出麵具底下的猙獰!

    三掌,三個方向。

    而沈嶠隻有一個人,兩隻手,他不可能同時抵擋來自三方的攻擊!

    沈嶠選擇了後退。

    方才晏無師的攻勢被他化解之後,後方就等於沒了真氣的阻隔,他後退數步,然而也僅僅隻有數步,晏無師那三掌已然近在咫尺!

    晏無師再厲害,畢竟隻是人,無法同時印出三掌,中間再快也有先後,隻是因為速度太快了,根本令人分不清先後。

    但沈嶠可以,因為他是個瞎子。

    瞎子無須看,而用聽。

    自從受傷之後,他遭遇了許多從前難以想象的苦痛,這些苦痛在記憶恢複之後更成了鮮明對比。

    沈嶠也曾彷徨過,也曾迷惑過,更加因為被親人背叛而痛心疾首。

    但此刻,他的內心是平靜的。

    從前的他在玄都山上當掌教,心境也是平和的,但那種平和是從未受過挫折的平和。

    此刻的平和,卻是經曆了疾風厲雨,諸多挫折困境之後的平和。

    驚濤駭浪之後,月上九霄,水天一色。

    無波無瀾,無悲無喜。

    春深階草,秋淺層雲,井映孤燈,月照琉璃。

    他分出了這三掌的前後順序,手若蓮花,瞬間開合,用的分別是滄浪劍訣中的“浪起蒼山”、“日月其中”、“紫氣東來”。

    但如果玄都山的弟子在此,一定認不出這些招式來源於滄浪劍訣,因為在沈嶠手中,這些招式變幻無窮,已然麵目全非。

    然而如果祁鳳閣再世,他定然能夠看出來,沈嶠所用,已經不僅僅是劍招的形式,甚至脫離了劍氣的形跡,達到劍意之境!

    劍為百兵之首,自來為武道推崇,江湖上的習武者,十有八九用的都是劍,但這裏頭許多人的劍法,連登堂入室也稱不上,自然更不必說什麽境界了。

    劍有四重境,劍氣、劍意、劍心、劍神。

    能夠以氣馭劍,就說明此人已經達到“劍氣”的境界,這是先天高手都能做到的,沈嶠失去武功之前也已經能夠達到這層境界了。

    他的天資極高,從小練劍,二十歲那年就已經突破劍招形跡,入“劍氣”之境,後又得祁鳳閣傳《朱陽策》殘卷,將殘卷中真氣凝練之法與劍氣結合起來,使得自己在劍法上越走越遠,若無意外,領悟“劍意”也是早晚的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