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笑之間,沈歡已經把字帖給取了出來,

    這邊的王騰趕緊雙手接過,放在了桌子上,先戴上了手套,接著用鎮尺放在了卷首,才慢慢的展開了字帖卷。

    出現在大家麵前的,就是一幅非常古樸的字帖。

    隻是看這裝裱的紙張,以及最初出現在大家麵前的這麽一點黃褐色的絹紙,就曉得這幅字畫絕對不簡單。

    “上次陸老師拿了兩幅精品出來,不知道今天又有什麽驚喜呢?”一位專家就小聲的嘀咕道。

    他上一次也在,不過隻是旁觀者。

    今天有幸可以近距離的看一看,他感到很興奮。

    既然沈歡敢拿出來,那麽肯定是不遜色於上一次的作品,甚至是還要超出。

    包括王騰也是這麽想的。

    “詩神詞聖合奏,天下無雙曲。”

    本來這句詞沒什麽奇怪的,字也寫得不算很好。

    不過落筆卻是很有意思,蓋的是“乾隆禦筆”的鈐記。

    看來這又是一個乾隆的收藏品。

    再往前麵走,又有一句話“神韻天成”的評語,這個楷書就寫得非常正規了。

    落款是明朝有名的皇帝“嘉靖”的印章。

    再稍微展開一點,卻又看到了乾隆“三希堂”的鈐記。

    然後又是一連串大大小小的紅色印章,看得一群專家們是眼花繚亂。

    剛才這一截,顯然是在原本的字帖之外,再另外外接的一截,方便收藏的人專門提拔。

    可這麽多的印章,都隻能蓋在這接出來的一截上麵,原因是什麽?

    正常來說,原因就隻有一個。

    正文能蓋章的地方,都被印章蓋滿了,如果硬要去蓋,隻會破壞字畫的整體性。

    所以他們隻能在外麵接出來的一截蓋章。

    其中就包括了乾隆皇帝。

    想到了這個可能,大家的呼吸都緊促了起來。

    再展開的時候,就到了正文的地方。

    隻見夾雜在七八個印章之中的,卻是“後學蘇東坡謹書”七個草書大字。

    “不是吧?”剛才那位胖胖的專家就驚呼了起來,“是……是蘇軾的作品!?”

    一聽到這個,周圍一群人都豎起了耳朵。

    連通正在給別人講解藏寶的三位專家,都說了聲抱歉,直接圍了過來。

    王騰屏住了呼吸,繼續的把這幅字帖給打開。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谘嗟”

    隻要看到這最後的一行詩詞,所有人都看懂了。

    這是李白的《蜀道難》啊!

    因為是草書,所以字裏行間基本上沒有什麽合適的縫隙,可以供蓋章。

    所以那些蓋章的,隻能是在上下兩處才蓋章,或者有稍微小一點的鈐記,能見縫插針的蓋下去。

    可饒是如此,人們的注意力也一點兒都不在這些名人的鈐記上麵。

    他們的目光都放在了這幅《蜀道難》的詩篇上麵。

    蘇軾的草書,和他的為人處世一樣,非常的大氣,雖然比不上草聖張旭,可是那股子豪邁的精神,卻一點兒也不差。

    整篇的看下來,隻覺得一股磅礴之氣,躍然於紙上。

    而在字帖的最前麵,卻還是又被人接了一截出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