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嚐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孔子

經典故事

以榜樣教育弟子

孔子也常常以自己的虛心為榜樣來教育弟子。他曾說:“我不是生來就知道什麽的,我不過是喜歡古代人積累下來的經驗,很勤懇、從不放鬆地去追求就是了。”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個人一塊兒走路,其中就準有一位是我老師。他認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我知道什麽?我什麽也不知道。有人來問我,我也是空空的。但我一定把人們提的問題弄清楚,我盡我的力量幫他思索。

主張因材施教

如果一個人的主張很好,是否應該馬上去做?孔子的兩個弟子子路和冉有都曾經問到過這個問題。但是孔子給兩人的回答卻是迥然不同。為什麽呢?我們來聽聽當時的對話。

子路請教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呢?”

孔子說:“還有比你更有經驗、有閱曆的父兄呢!你應該先向他們請教請教再說,哪裏能馬上就著手去做呢?”

冉有也以相同的問題請教孔子:“聽說一個人的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呢?”

孔子卻答道:“當然應該馬上實行。”

公西華看到同是一個問題而老師給出的答複卻不同,他覺得不可理解。仔細思索了一番,仍然是想不出所以然來,便去向孔子求教。

孔子說:“冉求這個人遇事常常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勇敢;而仲由呢,則遇事輕率,常常魯莽行事,所以要叮囑他處事慎重。”

這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一極好的例子。人與人的個性是不同的,顯然處世的方法和結果也不一樣。作為一個老師,就要針對學生不同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式來施教。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個人的特長。

科學地判斷事物

孔子及弟子一行人,受困在陳、蔡一帶的地區,他們饑餓疲乏,已經七天七夜沒有嚐過米飯的滋味了。

一天中午,他的弟子顏回終於討來一些米來,便趕緊把米煮成稀飯。飯快要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居然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吃。

孔子故意裝作沒有看見,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站起來說:“剛才孟李祖先告訴我,食物要先獻給尊長才能進食,豈可自己先吃呢?”

顏回一聽,連忙解釋說:“夫子誤會了,剛才我是因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髒的飯粒拿起來吃了。”

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裏”,事情的真相須根據事實性、科學化作判斷,經驗、眼見往往是主觀的,不輕易地論斷才可避免許多的誤會。

想到這裏,孔子歎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可靠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