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元前515年至公元前502年,這十四年間,孔子一麵教導弟子,一麵上下求索。從“四十而不惑”到“五十而知天命”,孔子走向成熟,創立了自己的理論體係。

    在這一時期,孔子在理論上的最大成就,就是用“仁”對“禮”進行改造,提出並完善了他的“仁學”理論。

    對於夏、商、周三代的禮製,孔子最讚賞的是周禮,認為它綜合了夏、商之禮的優點。

    在孔子看來,周禮不僅繼承了夏、商之禮的許多形式和“親親”、“尊尊”的核心內容,而且大大增加了夏、商之禮所缺乏的道德理性精神,把“有德”、“無德”作為遵禮與否的主要標準。

    孔子順此前進,進一步闡發和弘揚禮的道德性,用“仁”對禮進行改造和充實,從而把禮提到一個新的高度。

    “仁”字在孔子以前的文獻中已經出現,是一個從“親親”、“尊尊”引申出來的愛有等差的道德觀念。孔子的仁的理論豐富了仁的內涵和外延。僅在《論語》一書中,談仁的條目就有一百多處。

    一天,子路、子貢、顏回一起向孔子請教什麽是仁?什麽是德?如何做仁德之人?顏回開門見山地問:“老師,什麽是仁?如何做到仁?”

    孔子嚴肅地回答:“克製自己,恢複周禮,就是仁;以周禮為標準,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周禮,就可以做到仁了!”

    子路問:“老師,什麽是德?怎樣做才算是崇尚道德?”

    孔子答:“思想不走邪路,對國家盡忠、對父母和長輩盡孝、對他人講仁和義,這便是德;自己在道德的範疇內做人、做事,用道德規範自己,並用道德教育百姓、處理政治和人際關係,這樣做就可以說是崇尚道德了。”

    子路又問:“譬如,我若當將軍帶兵打仗,不妨讓子貢、顏淵做我的校尉,鼓角齊鳴旌旗飄揚,攻城必克,奪地必取,百戰百勝。老師,我如果能做到這樣,能算個有德之人嗎?”

    孔子回答:“武夫,勇敢的武夫而已!”

    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伴隨著奴隸的解放和社會各種關係的調整,人的價值和尊嚴越來越受到一些先進思想家的重視。孔子首先賦予仁以普遍人類之愛的形式。這個人是泛指社會上不分等級貴賤貧富的所有人,包括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奴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