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的第三年,有一天上午,孔子給學生上舞樂課。

    孔子說:“我已經接到詔書,國君急令我們排練八佾樂舞。再過八天,咱們一起去太廟,也就是周公廟,參加國祭之日的八佾樂舞表演。”

    “八佾,是天子的專用舞列。國君派宮廷內的優秀舞師、樂師,下午來杏壇指導排練。這是國君給我們的殊榮,也是大家學習舞樂的好機會。”

    接著,孔子講一些有關的知識。他先講舞列。佾,是指行列。西周製定的禮樂製度有嚴格的等級,歌舞人排成八隊,每隊八人,配上韶樂,邊歌邊舞。諸侯國的國君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用兩佾。

    作為諸侯國的魯國國君也可破例使用八佾,因為魯國是周公的封地,周公幫助周武王、輔佐周成王平定天下有功,周成王特批魯國國君可以破例使用八佾。

    孔子又講了舞樂。首先,有樂器才有音樂,樂器的統稱叫八音,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

    現在,國家祭祀用的舞樂是韶舞、韶樂。歌頌舜繼承堯的盛德而表現天下太平的舞樂稱之為韶舞、韶樂。韶樂完美無缺,而歌頌武王伐紂功績的音樂武樂也很好,但較之韶樂則略有不足。

    講完之後,在杏壇前邊的場地上,八佾樂舞的排練開始了。孔子時而操琴,時而輔導舞步。宮廷的樂師、舞師精心指導,一絲不苟,學生排八佾,還有一些學生組成樂隊,用宮廷樂隊的樂器奏樂。全體參練人員,隻用了六天時間,就把八佾舞樂排練好了。

    祭祀大典那天,台上隻有魯昭公、孟懿子和幾位不出名的大夫。大權在握的相國季武子和叔孫氏沒有到場,祭品也很尋常,太廟內冷冷清清。

    孔子及其弟子的到來,彌補了宮廷音樂歌舞隊的缺席。孔子親自彈琴並帶領學生樂隊演奏韶樂,弟子們興致勃勃,邊唱歌邊跳八佾舞。祭典結束後,魯昭公對孔子及其弟子們進行了獎勵。

    在回杏壇的途中,孔子低聲對弟子說:“季武子是大夫,論規格,其家祭隻能使用四佾。他把自己置於國君的位置,調用宮廷音樂歌舞隊,違規使用隻有天子和魯君才能使用的八佾,竟然幹出如此無禮之事,真是無法無天呀!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季武子的一個爪牙躲在孔子後邊,竊聽後,轉身去到季氏麵前報告。季武子聽後氣得咬牙切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