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懂事的孩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在魯國陬邑,就是今山東曲阜東南的叔梁紇家裏,一個男嬰哇哇降生了,相貌有些奇怪。

    年邁的父親和年輕的母親,麵對這個相貌有些奇異的男孩,激動得滿眼淚花,相對無言,彼此露出會心的微笑。

    這個嬰兒長大後,經過勤奮學習和艱苦求索,成為了儒家學說的鼻祖,成為了影響世界的中國古代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和大教育家,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氏一支傳自宋襄公之子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宋父周生勝,勝生正考父,正考父生孔父嘉,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睪夷,睪夷生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生仲尼。

    當時,孔父嘉被宋國太宰華父督殺害,他的後代防叔因畏懼華父督的迫害而逃到魯國。按照當時的禮儀規定,他的貴族身份在魯國得到承認,得以出任魯國貴族臧孫氏的家臣,做了防邑宰。這是一個管理貴族采邑,即封地的小官。

    防叔的孫子叔梁紇做了陬邑宰,又稱陬邑大夫,是魯國基層地方官吏,職位級別相當於現在的鄉鎮長。當時的地方官都是文武相兼的,平時管理地方,遇有戰事就率兵打仗。叔梁紇在魯國以孔武有力而聞名。

    叔梁紇雖然通過自己大半生的英勇戰鬥獲得了一定的地位和聲望,但卻因為沒有一個身心健全的兒子襲爵繼宗而悶悶不樂。他的夫人施氏一連生下九個女兒,未生一個男孩。其妾盡管生了一個兒子孟皮,卻因下肢殘疾而難以在貴族圈子裏周旋應酬。

    叔梁紇為此十分煩惱,決心再娶一個能為他生兒子的年輕女子作為妻子。於是,叔梁紇就向居住在魯都曲阜的顏家求婚,結果他如願以償了。公元前552年,顏家十分賢惠的三女兒顏徵在正式成為叔梁紇的妻子。

    顏徵在雖然為叔梁紇生下了健康的兒子,但是在家庭中,她依然沒有任何地位,終日在施氏的淫威下過著忍氣吞聲的日子。也隻有牙牙學語的兒子能給她帶來歡笑聲,能夠暫時驅散她心頭的陰霾,能夠給她一些寬慰。

    她每天都盼望著兒子能夠盡快長大。不幸的是,就在仲尼剛滿3歲的時候,叔梁紇卻因為一場大病,不得不久臥在床,最後不幸撒手而去了,丟下了顏徵在母子。

    丈夫的突然離世,讓顏徵在心中感到無比悲痛。她對這個充滿敵意的家庭再也沒有什麽可以留戀的了,她不得不帶著兒子回到娘家居住的曲阜城。

    顏徵在僅靠自己紡線織布、種糧種菜、飼養禽畜以及親友的接濟艱難地度日。這位無比堅強的女性,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聰穎懂事的兒子身上。

    受母親言傳身教的深刻影響,仲尼自幼就酷愛禮儀,尤其是他對祭祀等一些古老的文化禮儀有著十分濃厚的興趣,並且他經常做這方麵的遊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