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優秀的運動員跑完一百米大概需要十秒,而殲-15跑完一百米隻需要兩秒鍾。

    阻攔索係統可以讓時速兩百三十公裏的戰機在2-3秒之間完全停下來,如果做不到,戰機就要墜海。

    盡管是模擬飛行甲板,但是李戰非常清楚阻攔索前方一百米外的粗大的紅色線條代表著甲板邊緣,如果戰機沒能在紅線之內停住,那就意味著降落失敗戰機墜海。

    當然,現在他還沒有到實戰的時候,他首先要做的是用尾勾勾住正確的阻攔索,不是第一道也不是第四道,而是第二道。甚至勾住第三道都會讓人覺得不太滿意。

    “標準下滑線,保持住!”石陌影從著陸雷達上確認了588的下滑軌跡,不需要下達調整指令,飛行員隻要保持住這個姿態“著艦”就很完美。

    李戰偷了個巧——他盯著光學助降係統的位置,以此來判斷自己的位置。

    光學助降係統通常在晚上使用,有兩個大部分組成,跑道左側懸空平台上的兩個倒“T”樣式的光帶,中間是四片黃色發光板,跑道右側是艦樓左側外壁上的一連串標識燈光,飛行員可以根據這裏來判斷戰機與著艦區的相對位置。

    一般來降落著艦,戰機的引導交到了甲板著艦信號員這邊的情況下,飛行員通常是被動接受指令的,下滑角多少、襟翼什麽位置、速度多少等等全部聽令行事即可。所以許多人常著艦失敗不是飛行員的鍋,原因大抵如此。

    但是實際上飛行員起到的始終是最關鍵的作用,哪怕著艦信號員給予了充分準確的數據。

    完全不考慮側風的影響,李戰也必須要做到對整個降落著艦的飛行參數心裏有數,講到底就一句話——飛行員必須要通過自己的動作來分析出自己所處位置的具體情況。

    晝間起降光學助降係統沒有啟用,但是並不妨礙李戰通過肉眼觀察指示燈組所處的位置來判斷自己的位置變化。

    他覺得沒有想象中那麽難。

    石陌影此時也相信李戰極有可能成為第一位首次實機降落就勾住正確阻攔索的準飛鯊,正確阻攔索一般指第二道和第三道。在過去的兩年間,飛鯊集訓從無到有走過的兩個年頭裏,隻有少數幾位飛行員第一次實機降落的時候勾住阻攔索,全都是第一道和第四道。還沒有出現過第一次實機降落就能一次性勾住了正確阻攔索的學員。

    現在看來,陳總的這位學生要創造一個記錄了。

    不過石陌影始終認為運氣的成分很多,此時的氣象報告近乎完美,穩定的逆風非常的有利於戰機降落,而側風風速近乎為零。可以李戰處於一個極好的客觀環境當中,而他過硬的飛行技術在執行指令動作的時候體現得淋漓盡致。

    “五八八,穩住了,姿態不錯。”石陌影忍不住再一次提醒李戰,他當然十分希望出現這麽一次完美的首秀,這對其他學員來是一種刺激。

    “明白。”

    李戰側頭看著模擬艦樓,心裏不斷迅速計算下降率、下滑角和速度之間的關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