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號“奶媽”的轟油-6加油機是第一批加油機,也有些年頭了,比起一年兩審的高新33號運-8海上巡邏機年紀不到哪裏去。

    它在建設島空域盤旋了二十多分鍾後,加油員透過艙窗看到了從後半球迅速接近的1616號殲-16戰鬥轟炸機,隨即呼叫機長,“有一架飛機正在接近,六點鍾位置大概……七公裏。”

    機長迅速發出識別代碼,順利地確認了身份,“是他,做好準備。”

    隨即,他向受油機通報飛行參數:“試驗幺六,航向360,標準氣壓高度6000,空速370,準備好報,完畢。”

    陳飛迅速確認了飛行參數,一邊調整著一邊對李戰,“受油機的飛行參數要以加油機的為基礎來進行微調。從加油機的五點鍾位置進入,比加油機低一個機身高度。一會兒我操作的時候你注意一下飛機前後的飛行參數變化。”

    “明白。”李戰認真的看著。

    1616號殲-16戰鬥轟炸機的控製權在了陳飛的手裏。

    一般來,隻需要一次帶飛他就能基本掌握空中加油的技術,在此之前他早已經走在了前麵——當時從大紅鷹師回來後他就組織了空中加油理論教學班,不止他,鷹隼大隊所有飛行員都進行過紮實的理論學習。

    從理論走向實踐,一些人無師自通,一些人則費勁力氣也隻能在門口蹭蹭。

    轟油-6飛得很穩,機長選擇的位置非常好,幾乎沒有側風,氣流穩定,看得出來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機長。

    陳飛心翼翼地控製著戰機慢慢的接近。轟油-6早就放出了輸油軟管,軟管一頭是一個菊花頭,那裏是輸油口。陳飛要把座機的受油管的頭捅進菊花頭裏,而且動作必須要心謹慎,太用力的話會捅過頭導致軟管往回跑,會有打到戰機的危險,力氣太的話夠不著菊花頭也就談不上加油。

    比外科手術的精細也是不遑多讓的。

    陳飛,“對接過程需要時刻注意加油機的姿態變化以及側風對軟管的影響,軟管式空中加油的難度比硬管的要高很多,軟管頭通常會不停的搖擺,受油管從哪裏進入,怎麽樣才能順利安全的和軟管頭成功對接,這個需要進行反複多次的練習。”

    他專心致誌的控製著飛機朝菊花頭接近,受油管早就放了出來。殲-16的受油管位置在座艙左側,是飛行員視野最好的位置,這一點和殲-10係列戰機是一致的。

    “對接這個環節非常的難,我當時受訓的時候反複飛了十幾次才有第一次成功,後來又經過二十多個架次的練習後才勉強做到一次對接成功。”陳飛沉聲著,言語之中也是有一些自豪的,畢竟他這個成績在海航是名列前茅的。

    他,“當初一起受訓的是三十名飛行員是來自空軍海軍兩大軍種的,沒有任何人能夠一次性成功。後來考耗時候隻有三分之一的人一次對接成功。你認真看吧,馬上是關鍵環節了。”

    陳飛集中起精神來,全神貫注的感受著兩機之間的位置變化關係,讓自己盡快的和戰機合二為一以求達到如使雙臂一樣的效果。他必須要拿出真本事來,必須要一次對接成功,因為要在李戰麵前爭一口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