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貓團為什麽沒有發現鷹隼大隊的蹤跡?

    他們一腳油門直奔北庫基地,完全沒有意識到鷹隼大隊已經疏散到了北庫基地南麵三百多公裏外的四號公路上,就在他們攻擊航路的下方。

    在禦貓團對北庫三大基地以及若幹藍軍軍事目標展開打擊的時候,鷹隼大隊全部十架戰機在他們身後起飛了。

    在計劃調整了之後,聶劍鋒也登機起飛了,他和唐磊磊開回27號SU-27UBK,擔任空中指揮機,而鷹巢野戰指揮中心開始撤離到安全區域。迫使鷹隼大隊作出這樣調整的主要原因是氣——最新的衛星雲圖顯示四號公路以北的沙漠深處形成了新的沙塵暴,距離四號公路僅僅五十公裏。

    原本擁有最多十八個時的作戰時間,驟然變得隻能進行一次出動攻擊。也就是鷹隼大隊全部十架戰機隻有這一次升空作戰的機會,輸贏就在此一舉。由此可見作戰方案是一回事,開打了實施起來又是另一回事。在實際作戰過程當中有可能遇到的突發情況沒有人能夠預計,最終實施的方案和原定方案差地別亦是正常不過的情況。

    戰機沿著四號公路以此起飛,前後間隔時間非常短,平均隻有一分鍾。李戰駕駛037號殲-7EGG最後一個起飛,因為他腿短。為了增加滯空時間他甚至帶上了三個副油箱,加上兩枚訓練空彈,丫鬟掛了一身的貨,再看膀大腰圓的SU-27,就特麽的兩枚訓練空彈輕鬆得要死。

    就算是這樣037號殲-7EGG的滯空時間也比不上“蘇娘娘”。

    至於李戰為什麽最終選擇由他來駕駛037號殲-7EGG,主要原因在於隻有他才能完全的發揮出該戰機的全部戰鬥力。能用的戰機本來就極少了,如果有一架無法充分發揮出戰鬥力來,對整體的作戰能力是一個極大的損失。

    在新生代飛行員隊伍裏,要殲-7玩得最好的顯然是李戰無疑了。從最初的殲-7E到後來的殲-7乙型,再到現在的殲-7EGG,甚至當時在三百師參觀的時候他還開過殲-7G,每一款機他都玩得最好玩得最極致什麽姿勢都不在話下。

    使用殲-7E進行低空突防攻擊訓練試問誰敢想,並且還真的付諸行動以至於成功開發出了影響了包括海航在內的航空兵部隊。

    沒有更好的選擇,這三百多塊拉杆費隻能由李戰來賺。

    起落架全部離地後,李戰在距離地麵不到一百米的低空大角度轉彎,WP-7PG噴氣式發動機嘶鳴的聲音撞在荒漠地表後回彈向空。調整航向正南,李戰上到地高五百米後平飛以五百公裏的時速作勻速飛校

    在他的左翼,聶劍鋒率領三架SU-27UBK往正東方向飛,在比李戰略高一些的七百米地高。剩下的六架戰機分成了兩個組在低空心翼翼地盤旋,埋伏在紅軍返航路線的兩側。

    紅軍編隊返航,戰鬥機分散在四周把笨重的六架轟-6K保護在中間,因此戰鬥機編隊不得不把速度放慢以遷就老大爺飯後遛彎一般的老六們。大家的感受都不太好,前前後後準備了一年多攢足了力量就等著今夜一拳打出去,打倒是打出去了,可是明眼人都知道藍軍的反應非常的詭異。冷靜下來之後大家都意識到,與其己方把藍軍擊毀在霖麵摧毀了他們很多目標,不如是藍軍主動把整個北庫地區拱手讓了出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