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君放愛一條生路,豹爺方得安享晚年。】

    陳家亮示意李戰走到大會議桌那邊,找到一份技術參數遞給李戰,“最大航程達到四千五百公裏,最大載彈量達到十一噸,最大載彈的情況下作戰半徑依然能夠達到一千公裏。三代機全權限數字電傳飛控係統,殲十同款相控陣雷達,地形匹配,全球定位,真正意義上的地形跟蹤能力。李,如果四杠幺實戰你開的是這個飛機……”

    “我會死。”李戰毫不客氣地打斷了陳家亮的話,他決定直接打破他們的幻想。

    此言不虛,如果當時李戰開的是毫無機動性可言的飛豹,他真的會死。

    看了看麵露愕然之色的陳家亮和談修之,李戰把資料放下來,沉聲道,“沒有用的,沒有任何意義,真的沒有任何意義。飛豹已經不具備繼續改進的價值。大家對飛豹有很深的感情,我也一樣,因為它在我們軍工研製最困難的時候撐起了偌大個中國的臉麵。可是,它畢竟隻是權宜之計,並且總體設計思想已經完全不適應未來戰爭的需求了。”

    李戰字字誅心句句在理,撕掉了掩蓋著清晰事實的那一層誰也不願意主動去掀起的蒙布。

    “從技術角度看,飛豹的總體設計已經不具備繼續改進的價值,至少不再適合做這麽大幅度的改進。上單翼,機身兩側進氣道,單垂尾,陳參謀長,談科長,你們認為這樣的設計能夠完全滿足軍方提出的性能指標要求嗎?就算勉強能做到,可以後呢?已經落後了,除非大改氣動布局,可是大改氣動布局不如展開全新機型的研發,不是嗎?”

    “從廠家的經濟效益角度來講,我敢肯定,沈霍伊把殲十六搞出來之日就是你們這款大改飛豹項目的流產之日!你們基本上沒有可能在他們的殲十六首飛之前完成改進交付部隊。就算讓你趕上了,有了殲十六,談科長,你認為飛豹在空海軍航空兵部隊的眼裏算什麽?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罷了。那麽前期那麽大的投入不就打水漂了,還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殲轟-7殲轟-7,當時是怎麽出來的還能不知道嗎?為了搞一款能替代轟五的飛機,同時具備一定空戰能力,而且可以把斯貝發動機給用上,於是就有了豹子。能把這麽一款倉促之作給改到A型這個模樣並且還蠻好用,已經很成功了。

    想要和殲-16爭奪海空軍的訂單嗎?

    談修之自己都覺得是癡人夢。過去海空軍的飛行員們飛豹好用那是因為他們沒有用過SU-30MKK!你現在再去讓他們給對比結果,一百個飛行員裏估計有一百零一個願意開SU-30MKK也不願意看飛豹一眼。多出來那個是飛行員家屬。

    李戰一番話得陳家亮和談修之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這麽著急地把自己請來是什麽目的,李戰心裏大概有數了。陳家亮希望能得到一批有轟炸機屬性的戰機來做他的戰法探索,他們轟炸機師是不可能得到SU-30MKK或者還在研製中的殲-16重型多功能戰鬥機的,名不正言不順,但是卻可以得到名字帶影轟”字的飛豹。

    而代表著長飛廠的談修之的目的更簡單了——在沈霍伊把殲-16搞出來之前狠狠地撈一把訂單。廠家看的是經濟效益,他們是要賺錢的,不然後續新型號的研發經費哪裏來,那麽多人怎麽養。

    為什麽請他來,李戰也有了很清醒的認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