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戰等的就是這句話,導演部決定采納他的建議,他的出擊時間才顯得非常關鍵,甚至可以是製勝的重要前提。

    “明日拂曉。”李戰道。

    楊恒皺眉,,“但是導演部通知下去的是十五日起展開對抗演練,明日是十四日。”

    “什麽時候開打不就是導演部了算嘛。”李戰,“實際上讓紅軍在東庫場站進行適應性訓練已經是很寬宏大量了,照我的意思,他們到轉場到東庫的當就應該出擊,在他們降落的時候直接用航彈把東庫場站給平了。”

    楊恒苦笑,“你這是哪門子打法,演習演練沒這麽搞的。”

    李戰,“實戰化打法,仗怎麽打兵就怎麽練嘛,演習演練不就是按照實戰情況來練習的嗎?”

    “李啊,我們都明白你的意思,可是這麽搞的話,二師會有意見的,廣空也肯定不滿。你是想踩著演練開始的時間出擊打二師一個措手不及吧,難怪你敢立軍令狀。”陳華林笑著擺了擺手。

    李戰憨厚地笑了笑,,“我打算出擊之後差不多到東庫了,再讓導演部通知二師演練開始,給他們留個幾分鍾時間,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一些。”

    ……

    這太無恥了吧?

    你藍軍和導演部配合著來誰打得過你?

    望著滿頭黑線的首長們,李戰解釋道,“各位首長,我是基於兩個目的。第一呢是弱化導演部的作用,既然沒有劇本那就不會有故事開始的時間,反過來,紅軍完全可以現在對我北庫展開打擊啊,可惜他們的指揮員思維太僵化了。第二點呢則是作為磨刀石,我們藍軍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對紅軍形成某些方麵的絕對優勢地位。戰場主動權、戰場單向透明,等等。這樣才能起到磨礪紅軍部隊的作用。”

    “再像以前那樣搞個劇本,大家按部就班的飛幾圈燒幾十噸航油打幾十噸彈藥,我個人認為提升戰鬥力的效果是有限的,也達不到完全檢驗部隊訓練情況的目的。”

    三人都陷入了沉思,反而是經常與李戰交流的薛向東不覺這番言論有不妥之處。沒有不對稱優勢,藍軍怎麽樣磨礪紅軍呢?李戰講得沒錯,倘若是戰爭,紅軍轉場降落甚至在轉場途中,以逸待勞的藍軍就會出動展開打擊。

    最好的防禦是進攻,最好的擊落方式是把敵機擊毀在機場地麵上。

    “廣空那邊……”

    “管廣空怎麽想,有意見找空司提去找總部提去,官司打到最高指揮部我們也是不怕的。沒聽過打勝仗了會挨批評的。”李戰毫不客氣地打斷梁副部長的話,繼續忽悠,“在曆史的長河裏,無數次戰爭表明,戰鬥中永遠沒有公平永遠沒有對等,裝備差的用戰術彌補,戰術差的用裝備優勢彌補,什麽都差的幾就丟了首都比如法國高盧雞。當年在朝鮮半島,我們的部隊圍住了美軍一個團為什麽無法全殲呢,他們有巨大的裝備優勢,用無數的彈藥開路,硬生生的突圍出去一部分人。這就是很典型的裝備優勢彌補戰術劣勢的例子。”

    “首長們,二師有裝備優勢,很大很大的裝備優勢,光是他們手裏的二十架殲十一B就能吊打我們整個七十三師。我們的確是可以模擬FA-18EF,導演部可以根據這個參數來進行判定,但是實際操作中這個尺度非常的難以把握,相信您們是清楚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