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空軍航空兵部隊的訓練出現了一個明顯的變化,頭等主力部隊2師6團和300師9團接到了駐訓任務,2師6團前往北庫,300師9團前往青藏高原,為期一個月。

    其中,2師6團在駐訓過程中需要和73師101團進行不少於三次的實兵對抗演練,具體的科目空司還在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2師6團並不駐北庫場站,而是在距離北庫場站大約五百公裏的東庫場站。東庫場站是中型場站,有一條兩千六百米的跑道,原本是空軍的,八十年代末交給霖方當了一段時間民航機場,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因為戰備的要求又收了回來,歸73師使用,平時保證一定強度的使用強度,但主要是作為戰備機場而存在。

    北庫地區有三個空軍機場一個陸航機場和兩個民航機場,所有的民航機場原來也是空軍的,移交給地方後,北庫市大力發展旅遊業,地方政府在此基礎上對兩個機場進行了改裝和擴建,目前已經隱隱有全國風景如畫機場的意思。

    從全國範圍來看,北庫地區的機場密度應該是最大的,地廣人稀地理位置重要,很多年前是軍事要地,駐紮了大量的部隊。反而是寸土寸金的經濟發達地區裏,部隊駐地是被一步步往外擠壓的,曾有一段時間為了不惜一切代價支持地方經濟建設,部隊做出很多讓步,甚至影響了國防戰備建設。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一切慢慢的就都回到了正常狀態,國防建設也有序地推進起來,作為基幹部分,軍隊建設當然是要走到前頭來的。

    因此,盡管平時很少使用東庫場站,但是該場站的後勤保障措施是始終保持著隨時能夠容納一個飛行團進駐作戰的標準的。

    7月3日,2師6團二十架殲-11B和八架SU-27SK、八架SU-27UBK從西縣場站轉場到了東庫場站。轉場距離高達四千公裏。對於機內油量達到十噸的怪物來,掛載副油箱在高空經濟燃油速度飛行,四千公裏就是一口氣的事。

    上一次齊宏帶殲-7E轉場過來移交的途中經停了兩次,對於短腿七來這已經是逼近了航程極限聊。

    中國空軍現役戰鬥機裏能夠一口氣打全場的也就隻有蘇霍伊係列和殲-11係列了,後者比前者還能飛得更遠一些,也要先進很多。

    這一次帶隊的齊宏和方成河,兩名主官親自過來了,可見對此次西部駐訓的重視。方成河是軍事幹部出身,政工反而是接觸不多,平心而論,單論飛行技術的話,他與齊宏是伯仲之間的。由此更顯二師對六團此次駐訓的重視了。

    六團是二師的頭號主力飛行團,在三個團裏是排在第一位的。二師最接受的最新裝備這麽多年來都是首先讓六團改裝,四團和五團是靠後的。另一方麵,二師是一線的王牌部隊,是齊全滿員的,除了四團之外,其他兩個團裝備的戰機數量都達到了三十架以上。全師裝備的戰鬥機在八十架以上,這個數量是很恐怖的了。

    強敵的戰鬥航空聯隊也不過七八十架戰機,有一些甚至隻有六十多架。

    為了搞好後勤保障,七十三師分管後勤保障的副師長進駐了東庫場站,協調該場站與二師六團先期到達的機務大隊開展工作。這個時候,空軍作戰後勤保障的弊端就暴露了出來——場站隻能保障單一機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